硬肿症为一种不明原因的通常呈良性经过的少见病,也是一种全身性风湿病:其特征为突然出现全身性对称性皮肤严重水肿硬结,皮损特点与系统性硬皮病水肿期出现的改变相似,本病通常在6~12个月内可自行缓解,但偶可持续数十年。Curzio(1775)首先报道本病,Pifford(1876)较详细地论述了其临床病理特征。Bushkle(1902)将其肯定为一种特殊的独立疾病。
在病人皮肤中发现酸性黏多糖含量明显增高,并认为这是由于病变皮肤内透明质酸浓度升高所致,有相当数量的病人继发于原有糖尿病感染之后,这说明感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与本病的发病有关,也提示糖代谢障碍对本病发病起一定作用。
自体激素因素(25%):有人提出垂体功能和周围神经异常对发病起重要作用,局部注射雌激素可诱发与硬肿症十分相似的非凹陷性水肿,从而提出机体在突然受到强烈应激后,肾上腺皮质受刺激,可产生类似雌激素的类固醇激素,此种激素可引起皮肤改变。
机体机制因素(35%):有人根据少数病人体内抗“O”滴度升高,认为本病与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但须进一步加以论证,因部分病人无链球菌感染证据。
病理:表皮一般正常,偶见轻度角化过度,真皮内可见有胶原束肿胀,胶原束间有清楚的间隙或窗眼形成,真皮上层汗腺管可有扩张,血管周围有大,小淋巴细胞轻度浸润,附属器一般正常,无硬皮病血管闭塞性改变,可见到异染性,这种异染性通过玻璃酸酶处理即消失,说明异染性是由透明质酸引起的。
症状为低热,全身疲倦,食欲减退和失眠等,也有以全身肌肉疼痛为早期表现者,继以上前驱症状之后,可突然出现皮肤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硬结,皮损常从颈后和颈的两侧开始,呈顽固性蜡样水肿,向周围扩展,可于数天内很快累及面部,颈前区,肩部,上臂,背和胸部,皮肤损害为非凹陷性硬结,丧失了正常的皮肤纹理和外观,表面发亮呈蜡样,偶尔在硬肿早期可伴有一过性红斑性丘疹,虽然皮损通常位于躯干上部,但有时也可扩展至腹壁,臀部和大腿,偶尔小腿也可受累,手足一般不受累,无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但常出现瘀斑样皮损,胸,腹部皮肤受累有时引起呼吸困难,舌咽部受累可发生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由于关节周围皮肤硬肿,故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运动障碍,除皮肤硬肿外,尚可发生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关节腔积液。
诊断
糖尿病病人在感染后出现全身向心性非凹陷性顽固性水肿,伴以红斑样皮损及病理改变,即可诊断为本病。
硬肿症为一种不明原因的通常呈良性经过的少见病。也是一种全身性风湿病:其特征为突然出现全身性对称性皮肤严重水肿硬结。皮损特点与系统性硬皮病水肿期出现的改变相似。
鉴别诊断
1.硬皮病:在早期易与硬肿症相混淆,但硬皮病有雷诺现象发作史及萎缩性皮肤改变。另外。硬肿症很少累及手和足,也不出现萎缩、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再结合病理改变可以鉴别。
2.皮肌炎:起病时与硬肿症有时很难区分,但前者有血肌酶升高、肌电图改变及肌肉炎性病理改变等,可与硬肿症鉴别。
硬肿症西医治疗
1、对冬季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必要时身旁放热水袋,使身体温暖。
2、供给足量水和乳汁,不能吮吸时用滴管或胃管滴喂,如有脱水可静脉输液。
3、重症每公斤体重可口服强的松l~2毫克/日,分2~3次服,或氢化可的松10~20毫克静滴,一日一次。待好转后,即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4、维生素K5毫克肌注,一日一次,连续3~5日。并服用维生素C及B12。
5、极易并发肺炎,应注意积极防治。
硬肿症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数据。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