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遗尿症有明显遗传倾向,遗传基因定位在染色体22q11上,统计表明双亲遗尿,单亲遗尿,无遗尿者后代遗尿发生率分别为77%,44%,15%。
发育迟缓(15%):若大脑唤醒中枢发育延缓,则保持婴儿时期由低级中枢反射来完成的排尿模式,这种患儿常见其他发育延迟现象,儿童丘脑和垂体发育滞后,抗利尿激素夜间分泌减少,夜间尿量增多,这种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与夜间尿量不相匹配是遗尿的重要原因。
尿流动力学因素(10%):睡眠时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1 /3~1/2患儿膀胱极度活跃,自主收缩频繁且幅度大,这种不稳定膀胱可使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进一步缩小。
继发性因素(8%):继发于泌尿系统感染或梗阻 如后尿道瓣膜病和环状狭窄等。
神经系统因素(5%):病人机体发育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心理因素(3%):病人遭遇某些事情导致心理压力。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之间神经调节功能不平衡造成,当逼尿肌强烈的收缩力超过括约肌阻力时可出现遗尿现象,也可能与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全或麻痹有关。
遗尿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失禁,它指的是儿童熟睡时因逼尿肌不自主收缩而造成的尿床现象,婴儿要建立起正常的排尿控制机制,其神经系统需要一定的发育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统计资料表明5岁可作为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即5岁以后仍有尿床者,可考虑遗尿症的诊断,尿流动力学检查在遗尿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诊断标准
1.病史:了解白天及夜间的排尿情况,年龄,遗尿的情况(程度及与睡梦的关系),尿路感染及遗尿的家族史等,可将病人分为3组:
①无症状的夜间遗尿,不需要进一步检查。
②有感染或明显的神经病变,需进一步检查。
③无感染及神经症状,亦无其他排尿异常,应排除解剖问题。
2.体格检查:有无包茎,包皮过长,尿道口狭窄;注意腰骶部有无毛发或脂肪瘤,以期检出有无隐性骶椎裂,脊管闭合不全。
鉴别诊断
1.尿失禁:是指尿液失去控制,不随主观意志而随意流出,通常白天和夜间无明显区别。
2.输尿管异位开口:女性输尿管异位开口时,除正常的尿道排尿外,还可发现尿道以外其他部位漏尿,IVU等检查可见泌尿系统有畸形。
遗尿西医治疗
1.促动和责任感训练治疗:促动治疗就是培养孩子接受遗尿治疗的主动性,即通过排尿日记,鼓励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积极要求治疗遗尿症的主动性,责任感训练治疗是让患儿知道遗尿不但给自己,也会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应尽量减少遗尿次数。
2.膀胱训练:目的在于增加膀胱功能容量及增强膀胱括约肌控制能力,具体方法是鼓励患儿逐步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开始可每半小时排1次尿,成功数次后改为1h 1次,以后逐渐增至3~4h排尿1次,往往日间尿频症状改善后可减少夜间遗尿次数,夜间可从熟睡后每2小时唤醒1次,逐渐延长时间至4~5h排尿1次,膀胱训练在遗尿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条件反射训练:主要是唤醒大脑,建立条件反射,对7岁以上能合作的患儿,随身附带超声监测膀胱容量的报警器,当膀胱尿量接近警戒值时即响起嗡鸣,患儿可自己醒来或由父母唤醒去排尿,一定时间后则可以建立条件反射。
4.积极处理原发病:如感染和梗阻等。
5.药物治疗:
①丙米嗪(丙咪嗪):可兴奋大脑利于唤醒,它有抗胆碱能和抗痉挛作用,可扩大膀胱容量,它兴奋尿道近端α-受体增高尿道压,它还可增加神经垂体激素排泌,减少尿量,睡前1~2h按0.9~1.5mg/(kg·d),1周可见效,疗程6个月,此药轻度副作用是焦虑,失眠,口干,恶心,若服药过量可引起心律不齐,低血压,抽搐,故应由父母监视,指导患儿服药,对6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
②丙胺太林:可松弛逼尿肌,减少无抑制性收缩,25~75mg临睡前口服或15 mg,3次/d,不良反应是口干,恶心。
③麻黄碱:作用机制是增加膀胱后尿道张力及降低睡眠深度,25~40mg,睡前口服。
④奥昔布宁(oxybutynin):抗胆碱药物,有抗痉挛作用,能解除膀胱的无抑制性收缩,扩大功能膀胱容量,特别适合有尿频,尿急,功能膀胱容量小的患儿,6岁以上者5mg, 2次/d或3次/d,副作用为:口干,脸红,发热,过量可致视物模糊及幻觉。
⑤1-脱氨基-D-精氨酸加压素(1-deamino-8-D-arginine-vasopressin,DDAVP):又称desmopressin,是天然抗利尿激素同类药物,分为喷雾剂和片剂两种,喷雾剂一般用量为睡前向每侧鼻孔喷20μg,片剂为200~400μg,睡前口服,对夜间尿量多,有遗传倾向的患儿疗效好。
6.对继发性遗尿症需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遗尿中医治疗
针灸:与中药等辅助治疗对部分患儿有一定疗效。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