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性肌病是指由酒精中毒引起的发病机制不明的一种肌肉病变,又称酒精性肌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严重程度与饮酒量有关。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多为长期酗酒者在一次大量饮酒后发生。
(一)发病原因
本病患者多有长期大量饮酒史,酒中毒性肌病与酒精毒性作用密切相关,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不清,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酒精和乙醛降低糖酵解酶活性,抑制糖类的代谢。
2.酒精及代谢产物乙醛对肌细胞有毒性作用,使肌鞘膜和线粒体受到毒性损害,线粒体功能紊乱,或阻止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激酶,阻止肌钙蛋白的结合,从而破坏细胞结构,影响细胞运输,导致肌细胞损伤。
3.使骨骼肌的主要氧化基质的游离脂肪酸减少。
4.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磷,低血钙和低血镁等代谢异常,以及维生素B族缺乏,使肌肉产生继发性损害。
5.酒中毒病人如有癫痫发作,震颤,谵妄和高热等,均可增加躯体活动和肌细胞代谢,导致肌细胞损伤;癫痫发作和肢体受压则可诱发横纹肌溶解。
慢性肌病的病理表现为Ⅱ型纤维萎缩,肌纤维大小不一,急性肌病则为肌肉坏死,有或无炎症反应,肌纤维再生,Ⅰ型纤维萎缩。
1.急性肌病
这是一种病情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生在长期饮酒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多在一次超量饮酒后急性发病,表现为两下肢突然出现痉挛和疼痛,乏力,水肿和压痛,可为全身性或局限于一个肢体,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可有肌球蛋白尿,血清肌酸磷酸肌酶(CPK)活性增高,可导致急性肾衰,高血钾而死亡,肌活检示急性横纹肌溶解,肌电图常示原发性肌病的表现。
2.慢性肌病
这是一种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近端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慢性,无痛性的肌肉病变,两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可轻可重,最常累及骨盆带和股部肌肉,肩胛带肌无力少见,本病常与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同时存在。
根据饮酒史,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CPK,醛缩酶升高,对于急性肌病诊断不难,测定血清酶水平和肌电图有助于确诊,肌酸激酶(CK)升高是肌损伤敏感的特异性指标,肌细胞损伤释放肌蛋白很快自肾脏清除,肌蛋白尿仅持续数小时,测定肌蛋白尿对诊断肌损伤的敏感性仅约18%,个别病例可行肌肉活检。
慢性肌病应注意与内分泌性肌病,电解质紊乱,中毒等肌病,以及炎性周围神经病相鉴别。
酒精中毒性肌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在戒酒后数天至数周即可恢复。注意预防和治疗肾功衰竭。可给予各种维生素,增加营养和微量元素。恢复后可遗留近端肌无力。
慢性肌病在戒酒后2~3个月内常有改善。因与周围神经病同时存在,故可能与维生素B1和其他维生素缺乏有关。治疗应给予足量B族维生素和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二)预后
急性肌病一般在戒酒后数天至数周即可恢复,慢性肌病常与周围神经病同时存在,预后与慢性酒精中毒程度相关。可能出现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最终酒精将损害判断和认知能力,直至丧失所有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酒精中毒性肌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