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病(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 , PUPPP)又被称为“妊娠多行症”,属于慢性炎症性反应性并发具体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属于慢性炎症性反应性并发症。具体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在初产妇中较为常见,且多发于妊娠晚期,其发病部位通常为妊娠纹部位。表现为初产妇妊娠末期的剧烈瘙痒性皮肤病。是怀孕期间常见的皮肤疾患,发病率大约是1/200。典型特点是红色,瘙痒性包块在腹部沿张力线分布,通常在怀孕中后期。在产后几周内自然缓解,不会影响到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初产妇常见,之后罕见。
(一)发病原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本病的皮肤损害,临床及组织学均类似于荨麻疹和多形红斑样反应,可能是与孕妇对不明因素的一种变态反应相关,首先出现在腹部,一般在脐周围,以后扩散至大腿和肢体末端,常发生在妊娠晚期,这与腹部过度膨胀(胎儿体重增长过快或多胎妊娠)触发皮肤发生改变可能有关。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皮肤组织病理改变无特异性,病损部位表皮及真皮上部水肿,浅表性血管周围轻度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有少量嗜酸粒细胞,虽可见白细胞碎裂,但无真正血管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皮有灶状海绵形成及角化不全,海绵形成性水疱,也有些病例无明显病理改变。
PUPPP最先出现于腹部,通常是在脐周膨胀纹处,但脐部一般不受累,PUPPP初期时表现为许多直径在1~2mm的水肿性红色丘疹,某些患者还出现丘疱疹,仔细检查则可在这些皮损周围发现苍白圈,之后这些皮损可融合成荨麻疹性斑块,并累及腹部大部分皮肤,几天后皮损常波及躯干下部,臀部,大腿及肢端,但乳房及面部极少受累,在皮疹的蔓延过程中常伴有剧烈瘙痒,并影响睡眠,而且还是患者就医的原因,虽然伴有瘙痒,但抓痕并不常见。
诊断依据:
1.在妊娠后期所发生的痉痒性丘疹与尊麻疹样斑块,皮损为多形性的病变;
2.具有妊娠纹;
3.皮损最开始在患者脐周与腹壁两侧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向其躯干以及四肢等蔓延,但受累相对较少;
4.患者在分娩后通常情况下能够自行
5.组织学无特异性。
6.直接免疫荧光阴性。
鉴别诊断:
应与妊娠丘疹性皮炎相鉴别,后者皮损特点为小丘疹,无风团性斑块,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及雌三醇值降低,此外,还应与妊娠疱疹早期皮损有风团性丘疹相鉴别,后者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补体C3沿基膜带呈线状沉积,而本病皮肤未发现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C3沉积。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病西医治疗
缓解瘙痒,延缓疾病进展,促进皮疹消退。开始治疗时,一般局部外用氟轻松(肤轻松),曲安奈德(曲安缩松)等,5~6次/d,皮疹开始消退后换用其他弱效糖皮质激素霜、炉甘石洗剂、内服抗组胺药,必要时口服泼尼松。
预后
由于大多数PUPPP患者积极就医以减轻瘙痒症状,所以目前对PUPPP的自然病程知之甚少。PUPPP经适当治疗后,症状多在几天内得到缓解,产后完全消失。与妊娠疱疹不同,PUPPP在产后无复发倾向,在下次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后也不会再发。更为重要的是,PUPPP并不增加胎儿死亡率及发病率。
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