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横纹肌肉瘤是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自出生至成年人均可发生,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多在一年内死亡。发展迅速的眼球突出和眶部肿物是该病最显著的特征。
尚不明确,眼眶横纹肌肉瘤部分病例有外伤史,但与发病的确切关系尚不清楚。
发病机制(30%):
近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示,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及功能表达的改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对眼眶横纹肌肉瘤癌基因点突变及蛋白异常表达的研究,发现病例标本的肿瘤细胞中发生N-ras癌基因12密码子第2个碱基发生突变,以及6l密码子第3个碱基突变。
基因变化(30%):研究结果提示:N-ras癌基因突变导致基因产物异常表达,促使正常细胞向恶性转化,正常情况下,p53抑癌基因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增殖过程中,与癌基因共同构成稳定的调控机制,当p53基因发生异常突变时将导致这一平衡的破坏,成为发生肿瘤的重要因素,有关眼眶横纹肌肉瘤的基因研究刚刚开始,但初步结果已表明癌基因ras和抑癌基因p53在肿瘤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发病年龄多在10岁以下,临床特征是急速发展的眼球突出和眶部肿块,同时具备眼眶占位性病变和炎症的表现,肿瘤可发生于眶内任何部位,但多见眶上部,眼球突出伴随眼球向下移位,使上睑前隆,甚至遮盖眼球,肿瘤位于肌肉圆锥内者表现轴性眼球突出,肿瘤发展极快,眼球突出度数天内即有明显增加,不少患者来诊时眼球已突出于眼眶之外,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结膜水肿充血,坏死和结痂,严重者角膜完全暴露,干燥混浊,肿瘤内部出血可致眼球突出度突然增加,由于肿瘤增长快,波及眶前部,眶缘常可触及肿物,中等硬度,轻度压痛,不能推动;有些肿瘤呈弥漫浸润性发展,表现为局部皮下发硬,缺乏明显的边界,皮肤温度增高,伴有水肿充血和眼球突出,如同眶蜂窝织炎,肿物也可通过结膜发现,呈粉红色隆起,表面血管增生,扩张,肿物也可呈息肉状,自上穹隆部突出于睑裂之外,肿瘤内如有出血,眼睑见紫黑色瘀斑,如同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所见,肿瘤侵犯结膜可破溃,出血和感染。
1.诊断:对于儿童患者,眼球突出或眶部肿块发展迅速,特别是具备眼眶占位性病变和炎症表现共存者,均有提示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其中CT对于显示病变,骨破坏情况和眶外蔓延范围有很大价值。
2.鉴别诊断:儿童患者有眼球突出,眶内扪及肿物,且病情发展快应考虑横纹肌肉瘤的可能。此外,还应与眶蜂窝织炎、黄色瘤病、绿色瘤、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皮样囊肿、视神经胶质瘤和眶内毛细血管瘤等相鉴别。
(1)眶蜂窝织炎:多有感冒或眶周围组织化脓灶,眼球突出,眶部充血水肿明显,但不能扪及肿物,病情发展更快,自发疼痛且有发热,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影像学检查缺乏软组织占位病变的影像特征。
(2)黄色瘤病:发生和发展较慢,具有眼球突出,尿崩症,颅骨X线和CT检查有地图样骨缺失。
(3)绿色瘤:为急性白血病的眼眶侵犯,多双眼先后发病,外周血可见幼稚白细胞,骨髓像可发现各阶段幼稚细胞增多。
(4)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眼眶病变发展快,皮下出血斑,肾上腺髓质可发现原发灶,X线和CT可见大范围的骨破坏。
(5)皮样囊肿:发生和发展缓慢,眶缘扪及珍珠样肿物,可见眶外上壁凹窝样改变,超声多普勒探查病变内无彩色血流,CT可见肿物内高度不均质,有负CT值区,注射阳性对比剂后环形增强,眶骨凹陷。
(6)视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较慢,缺乏充血水肿,早期视力减退,视盘水肿或原发萎缩,B型超声和CT发现视神经梭形肿大,视神经管扩大,MRI可见视神经肿大,可向视神经管内和视交叉蔓延。
(7)眶内毛细血管瘤:发生突然,随后3个月内发展快,皮下和(或)结膜下紫红色肿物,哭闹时肿大增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现检查先是弥漫的蓝色血流信号影,此点可以和其他肿物鉴别。CT扫描有助于观察病变范围,鉴于眶内病变不易鉴别,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主要表现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毛细血管。
【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组织类型、病程、治疗手段选择正确与否、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密切相关。眶横纹肌肉瘤虽然是一高度恶性的肿瘤,但如能早期发现,治疗得当,是可以提高治愈率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认为横纹肌肉瘤对放射线不甚敏感,治疗方法以眶内容切除为主,疗效并不满意。对肿瘤未被完全切除病例中辅助放射治疗和常规化学治疗者统计,3年治愈率仅为26%。Cassady报道眼眶局部横纹肌肉瘤放射治疗效果良好,在他的病例中1/3单纯放射治疗疗效满意。因此认为放射和化学治疗有效,关键是综合治疗方式的设计。但部分病例单纯放疗后仍复发,放疗疗效很难预测,且与肿瘤的组织分型和细胞分化程度关系不大。
20世纪70年代之后则强调手术、放射和药物并举的综合疗法。这种方法逐渐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Kilman在1967年以前采用根治术,5年治愈率仅14%,采用综合疗法,包括尽可能全部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多疗程化疗5年治愈率高达71%。美国3个抗癌机构进行联合制订统一的治疗方案作为治疗眶横纹肌肉瘤的根据:①根据病变范围和手术切除情况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②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疗法;③多种药物组合大剂量、多疗程和长期化学治疗。化疗的首选药物为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荷兰眼眶病治疗中心采取手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其内容包括:①原发病例首先化疗2天,第1天:环磷酰胺450mg/m2;第2天:长春新碱2mg/m2,然后大范围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诊断后行放射治疗,总量为60Gy。②复发病例施行扩大的眶内容切除术,手术中置短距离放射治疗管(brachytherapy),使每个治疗管平均分布并贴附于骨壁,术后连续放射治疗1周,总量70Gy。不论原发或复发病例,均化疗1年,方法是:第1天环磷酰胺;第2天长春新碱;第3天放线菌素。休息1月后再重复上述给药,共持续6个月。以后口服环磷酰胺2mg/(kg·d)共1个月,休息10天,重复上述方法共6个月。化疗期间前6个月每次治疗前检查血象,后6个月每2周复查血象。目前我们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提示诊断者,在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成人平均体重计算给予环磷酰胺100~400mg,长春新碱1~1.5mg和阿霉素10~30mg,分别于住院后第1、2、3天静脉滴注,此为一周用量。对于肿瘤局限者手术切除,术后再连续用药3天,方法同上。病理组织学证实诊断后行放射治疗60Gy/6-8周,眶正、侧位各半。而后每间隔10周静脉注射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阿霉素各1次。在注射药物间隙,口服环磷酰胺2.5mg/(kg·d),共1~2年。对于高度眼球突出,CT提示全眶大部分侵犯者,入院后即行放疗或化疗,活体组织检查,待病理诊断后行眶内容摘除术,放疗和化疗方法同上。
眼眶横纹肌肉瘤西医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组织类型、病程、治疗手段选择正确与否、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密切相关。眶横纹肌肉瘤虽然是一高度恶性的肿瘤,但如能早期发现,治疗得当,是可以提高治愈率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认为横纹肌肉瘤对放射线不甚敏感,治疗方法以眶内容切除为主,疗效并不满意。对肿瘤未被完全切除病例中辅助放射治疗和常规化学治疗者统计,3年治愈率仅为26%。Cassady报告眼眶局部横纹肌肉瘤放射治疗效果良好,在他的病例中1/3单纯放射治疗疗效满意。因此认为放射和化学治疗有效,关键是综合治疗方式的设计。但部分病例单纯放疗后仍复发,放疗疗效很难预测,且与肿瘤的组织分型和细胞分化程度关系不大。
20世纪70年代之后则强调手术、放射和药物并举的综合疗法。这种方法逐渐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Kilman在1967年以前采用根治术,5年治愈率仅14%,采用综合疗法,包括尽可能全部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多疗程化疗5年治愈率高达7l%。美国3个抗癌机构进行联合制订统一的治疗方案作为治疗眶横纹肌肉瘤的根据:
①根据病变范围和手术切除情况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②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疗法
③多种药物组合大剂量、多疗程和长期化学治疗。化疗的首选药物为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
内容包括:
①原发病例首先化疗2天,第1天:环磷酰胺450mg/m2;第2天:长春新碱2mg/m2,然后大范围手术切除。
②复发病例施行扩大的眶内容切除术,手术中置后装治疗管(brachytherapy)(图13),使每个治疗管平均分布并贴附于骨壁,术后连续放射治疗1周,总量70Gy。不论原发或复发病例,均化疗1年,方法是:第1天环磷酰胺;第2天长春新碱;第3天放线菌素。休息1月后再重复上述给药,共持续6个月。以后口服环磷酰胺2mg/(kg·d)共1个月,休息10天,重复上述方法共6个月。化疗期间前6个月每次治疗前检查血象,后6个月每2周复查血象。目前我们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提示诊断者,在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正常的情况下,根据成人体重给予环磷酰胺100~400mg,长春新碱l~1.5mg和阿霉素10~30mg,分别于住院后第1,2,3天静脉滴注,此为一周用量。然后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再连续用药三天,方法同上。病理组织学证实诊断后行放射治疗60Gy,眶正、侧位各半。而后每间隔10周静脉注射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阿霉素各1次。在注射药物间隙,口服环磷酰胺2.5mg/(kg·d),共1~2年。对于高度眼球突出,CT提示全眶大部分侵犯者,入院后即行放疗或化疗,活体组织检查,待病理诊断后行眶内容摘除术,放疗和化疗方法同上。
预后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介入以及各种检查方法的完善,横纹肌肉瘤得到了相对早期的诊断,在治疗方法上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眶内容切除,而改进为手术、放射和药物综合治疗,疗效大为提高。据Wharam等报告眼睑和眼眶横纹肌肉瘤127例采用综合疗法,3年生存率达93%。但也应认识到,横纹肌肉瘤毕竟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在临床上必须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密切随访。特别注意的是要坚持治疗。
眼眶横纹肌肉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