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输尿管瓣膜

输尿管瓣膜

概述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是指有一横行黏膜皱褶突出于输尿管腔内,大多位于膀胱输尿管交界处3cm之内,临床分为环状瓣膜(单一或多发环状瓣膜)、叶瓣状瓣膜(单一或多发叶瓣状瓣膜)及混合型瓣膜(环状瓣膜合并叶瓣状瓣膜)3种,引起近端输尿管扩张。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病因不清,其发病机制虽有3种学说,但似乎“胚胎性皱褶残留学说”能较好地解释输尿管上段环状瓣膜及多发环状瓣膜的形成;而“膜形成学说”可以解释输尿管下段瓣膜的形成,至于“异常输尿管胚胎发生学说”则可解释其他不同类型输尿管瓣膜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目前输尿管瓣膜的胚胎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有以下3种理论。

1.Chwalle膜的持续存在引起 Chwalle膜是一种位于输尿管下端腔内的上皮组织膜,在妊娠6周时出现是输尿管发育的正常标志,但在第8周时将会破裂退化,如果只是部分破裂或未破裂将会导致形成输尿管瓣膜。

2.生理性折叠(Ostling’s folds)导致病理性梗阻。

3.异常的输尿管胚胎发生所致。

检查

常表现为患侧的腰腹痛,恶心,呕吐,泌尿系感染症状,如为双侧病变则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在绞痛及合并结石时常有血尿;合并肾积水者可在腰腹部扪及有囊性感之肿块。

Wall和Wachter从解剖学角度提出输尿管瓣膜的特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依据:

1.输尿管黏膜有横行皱褶,内含平滑肌纤维束。

2.瓣膜以上的输尿管扩张,以下则正常。

3.无其他机械性或功能性梗阻因素存在。

 

诊断

一般外科常规检查,静脉尿路造影,CT检查,膀胱镜检查及逆插造影,排尿期膀胱尿路造影对诊断有帮助,但大多数病人是在手术探查中明确诊断的。

鉴别诊断

1.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下段肿瘤常引起肾,输尿管积水,肾功能减退,但多以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尿脱落细胞检查可找到肿瘤细胞;IVU显示输尿管下段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有时可见输尿管口有肿瘤组织突出。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下段结石可引起肾,输尿管积水,继发感染时可有发热,尿频,尿急和尿痛,病人可有肾绞痛史,疼痛时伴有镜下或肉眼血尿,KUB平片上可见输尿管行径的不透光阴影,尿路造影显示结石部位排泄梗阻,梗阻上段输尿管及肾盂积水,B超和CT检查可发现阴性结石。

3.输尿管囊肿 输尿管囊肿系输尿管开口处呈囊性扩张,开口细小,排尿不畅,可致输尿管扩张,其扩张范围轻者位于下段,重者全程输尿管扩张,B超检查时显示膀胱内有一圆形囊性肿物,膀胱造影见膀胱内圆形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口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有一细小圆孔间断喷尿,囊肿大小随排尿而改变。

4.输尿管狭窄 可引起肾积水,病史中可询及引起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尿路造影可发现输尿管狭窄及以上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

预防

输尿管瓣膜西医治疗  

根据不同情况,治疗可选做:   

1.单纯瓣膜切除术。   

2.瓣膜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   

3.如肾功能已丧失者做肾输尿管切除术。   

预后   

本病及时诊断治疗效果良好。

输尿管瓣膜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