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功能:1)提供三角肌附丽起点;(2)参与构成第二肩关节。肩峰下结构相当于一个功能关节 又称第二肩关节〔4〕 上为喙肩弓 包括肩峰、喙突及其间的喙肩韧带 下为肌腱帽及肱骨大结节。其间有较大的肩峰下滑囊 相当于关节腔 滑囊下为肩袖组织。第二肩关节与肩关节密切相连 功能上协调一致 使肩关功能活动既灵活又稳定。(3)肩峰增加肩关节覆盖 保护肩峰下结构 并对肩关节过度外展起遏制作用。由于该骨块坚强而且骨突短,因此不易骨折,故临床少见。原因可能为直接外力击于肩峰,摔倒时以肩部着地,或自下向上的传达暴力,或肱骨强行外展的杠杆作用所致。常见的骨折多位于肩峰的基底部或肩锁关节的外侧。肩峰基底部骨折时,其远端骨折片受三角肌和上肢重力的牵拉,向前下方移位,骨折发生在肩锁关节以外时,远端骨折片甚小,无移位。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和上肢运动受限,尤其是妨碍肩关节外展活动。
即来自肩峰上方垂直向下的外力,其骨折线多位于肩锁关节外侧。
间接传导暴力 (30%):当肩外展或内收位时跌倒,因肱骨大结节的杠杆顶撬作用而引起骨折,其骨折线多位于肩峰基底部。
1.疼痛 局部疼痛明显,且活动后疼痛加剧。
2.肿胀 其解剖部位浅表,故局部肿胀显而易见,多伴有皮下淤血或血肿形成。
3.活动受限 外展及上举动作受限,无移位骨折者较轻,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者则较明显。
4.其他 除注意有无伴发骨折外,尚应注意有无臂丛损伤。
诊断依据:
1.外伤史 (比如严重的撞击伤)。
2.临床表现 以肩峰局部为明显,出现剧烈疼痛,红肿,活动受影响。
3.X线平片 均应拍摄后前位,斜位及腋窝位,如此可较全面地了解骨折的类型及特点。当X片难以清楚的了解肩峰骨的解剖关系和某些异常病变,误诊率比较高,此时便需要CT检查。
在阅片时应注意与尚未闭合的肩峰骨骺相鉴别。
肩峰骨折西医治疗
(一)治疗
视骨折的类型及并发伤不同而酌情采取相应措施。
1.无移位者 将患肢用三角巾或一般吊带制动即可。
2.轻度移位者:骨折采取保守治疗 患肩外展90°、前屈40°位肩人字石膏或支具外固定6周 然后患肩逐渐功能锻炼。
3.可手法复位者 指通过使患肢屈肘、贴胸后,由肘部向上加压可达复位目的者,可采用肩-肘-胸石膏固定,一般持续固定4~6周。
4.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开放复位+张力带固定。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单纯克氏针固定,以防其滑动移位至其他部位。
肩峰骨折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