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肾病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肾病

概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性甲旁亢,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增生、腺瘤或癌变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大量合成与分泌;通过其对骨和肾的作用,导致高血钙、低血磷,尿钙磷排泄增加、肾结石及骨损害,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原发性甲旁亢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钙自骨动员至血循环,可以引起血钙过高;同时肾小管对无机磷再吸收减少,尿磷排出增多,血磷下降;血钙升高不能抑制甲状旁腺;持续增多的PTH作用,引起广泛骨质吸收脱钙等改变,骨基质分解,黏蛋白、羟脯氨酸等代谢产物自尿排泄增多,形成肾结石或肾钙盐沉着症(nephrocalcinosis);加上继发性感染等因素,肾功能遭受严重损害。当肾功能不全时,磷酸盐不能充分排出,血磷浓度反见回升;而血钙则可降低,又可刺激甲状旁腺分泌,这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血钙过高致多量钙自尿排出,致使肾实质钙盐沉积,尿结石发生;发生率在60%~90%。临床上有肾绞痛,血尿和继发尿路感染,还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

病因
基因突变(30%):

本病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最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文献中曾报道有几例家系调查,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近年来发现,在甲状旁腺瘤及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I型的甲状旁腺增生的细胞中,第11对染色体的q13基因有重组及缺失。

放射线照射(20%):

放射线照射也可能致病。据对一组颈部受X线放射治疗者的观察,发现PHPT及甲状旁腺肿瘤的发病数均增高10倍之多,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srrl hormon PTH),PTH是调节人体钙磷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激素;PTH由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分泌,分子量为9500D,是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完整的PTH分子在肾和肝内被裂解为氨基端与羧基端两个片断,前者具有生物活性,后者则无;完整的PTH或其氨基酸片断作用于骨及肾小管,产生生物效应,同时被灭能,PTH的主要靶器官是骨与肾。

病理改变(20%):

原发性甲旁亢是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肥大或癌变所引起PTH分泌过多。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钙自骨动员至血循环,引起血钙过高;同时肾小管对无机磷再吸收减少,尿磷排出增多,血磷下降;血钙升高不能抑制甲状旁腺,持续增多的PTH作用,引起广泛骨质吸收脱钙等改变,骨基质分解,黏蛋白,羟脯氨酸等代谢产物自尿排泄增多,形成肾结石或肾钙盐沉着症(nephrocalcinosis);加上继发性感染等因素,肾功能遭受严重损害。当肾功能不全时,磷酸盐不能充分排出,血磷浓度反见回升,而血钙则可降低,又可刺激甲状旁腺分泌,这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血钙过高致多量钙自尿排出,致使肾实质钙盐沉积,尿结石发生,发生率在60%~90%。临床上有肾绞痛,血尿和继发尿路感染,还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

本病所致的尿结石的特点为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和双侧性;结石又有逐渐增多、增大等活动现象,凡泌尿系统结石病人血钙超过2.62mmol/L均应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肾结石。

 

 

检查

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1.全身表现 高钙血症可影响多系统病变。

(1)中枢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轻度个性改变,抑郁、嗜睡、幻觉、狂躁、昏迷。

(2)神经-肌肉系统:倦怠、四肢无力,以近端肌肉为甚,肌萎缩, 消化系统还有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由于肌张力下降可致腹胀、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3)软组织:非特异性关节痛。

(4)皮肤:皮肤瘙痒。

(5)骨骼系统:早期出现骨痛,特别是腰背部、髋部、肋骨、四肢、局部可有骨压痛,其他肾外表现有多部位钙化,如软骨和血管、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钙化,眼钙化(见于带状角膜病变),或结膜钙化,严重高血钙时可导致高钙危象,另有假性痛风、贫血和高血压等。

2.肾病的表现

(1)肾结石:肾结石是有症状原发甲旁亢患者中最常见的单一主诉,大约5%甲旁亢患者出现肾结石;而在肾结石病人中由原发性甲旁亢引起者约占5%,多数为多发性双肾结石。肾结石常由磷酸钙或草酸钙构成,复发性肾结石见于60%~70%的患者;肾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严重者有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发作时有肾绞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肾钙化:广泛磷酸钙复合物沉积于肾引起肾钙化,肾钙化是指肾髓质钙化,由长期高钙血症与脱水引起,最终严重者可导致进行性慢性肾衰。亦可发生在其他部位钙化,如软骨与血管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此种较常见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继发性甲旁亢;眼钙化表现为带状角膜病变或沉着于结膜,以裂隙灯检查可见。

(3)肾浓缩功能损害:由于长期高钙血症影响肾髓质,导致肾浓缩功能损害,出现多尿及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尿中含大量钙而至溶质性利尿,所以患者常常表现口干、烦渴、多饮、多尿。

(4)骨病变: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质吸收,以指骨挠侧骨膜、颅骨、牙槽骨板为好发部位。病程长或严重时可发展至囊性纤维性骨炎、长骨棕色瘤与骨囊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典型骨病变为囊状纤维性骨炎,经皮骨活检典型者可见皮质宽度变窄,骨形成和骨吸收表面增加。X线可见骨骼脱矿质现象,指骨桡侧骨膜下吸收,长骨棕色瘤与骨囊肿,颅骨虫蚀样阴影,牙齿硬板层消失;晚期纤维囊性骨炎,可出现骨骼畸形和病理性骨折,致患者行走困难,甚至卧床不起;部分患者出现骨囊肿,表现为局部骨质隆起。

近年来采用骨密度仪检测,发现甲旁亢患者长骨皮质密度减低,但此时X线检查尚可正常,故前者是较敏感的检测技术。

 

 

诊断

诊断标准

早期轻型的甲旁亢往往无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的症状,有赖于离子 的测定或反复测定血中总钙,骨密度仪检查以及测定甲状旁腺功能的钙抑制试验。典型的PHPT有高血钙症群,以及骨和肾等三方面的临床表现,可单独或合并存在;若测得血钙增高,血磷降低,尿钙增高,肾小管重吸收磷降低,X线检查有骨吸收和溶解的特征性表现,肾脏超声及X线检查发现结石,应考虑本病诊断。必要时可测血PTH及反映甲状旁腺功能的各种生化试验,但缓慢发生的肾脏损害及骨病,常不易引起病人和医生的注意而贻误诊断;反之,实验室因素造成的假性高钙血症也可引起误诊,应予注意。

鉴别诊断

1.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鉴别

(1)噻嗪类利尿剂:该药可增加PTH对骨和肾的作用,并降低尿钙的排泄,因而可引起轻度的高血钙;但若用药后血钙显著增高,停药后血钙又不能迅速降低,应疑有轻度的甲旁亢存在。

(2)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D中毒可促进肠钙及骨的吸收而引起高血钙,诊断有赖于维生素D的摄入史(一般>1万U/d),伴高血磷及轻度代谢性碱中毒;糖皮质激素抑制试验有助于鉴别,有条件时可测定维生素D或其羟化物的血中浓度。

(3)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是甲旁亢鉴别诊断中最多见的一类高钙血症,其中尤以多发性骨髓瘤最易与PHPT混淆。患者有广泛的溶骨性骨破坏、骨痛、高血钙、高尿钙及肾功能损害,但碱性磷酸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血磷正常,血中PTH正常或降低,且有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增高,尿中本周蛋白大多阳性,血沉增快,骨髓活检有骨髓瘤细胞。其他许多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乳腺、肝、肾、肾上腺、前列腺、卵巢等恶性肿瘤)可发生溶骨性转移,也易发生血钙增高,但四肢尤其远端罕有受侵犯者。此外,还有一类假性甲旁亢,系由于肿瘤细胞分泌PTH样物质(测iPTH增高)、生长转化因子(TGF8)、前列腺素、白介素-2(IL-2)、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AF)或1 25-(OH)2D3等体液因子,引起高血钙,而非溶骨性骨转移;一般血氯正常或降低,可呈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常有贫血及血沉增快,病程进展快,有原发肿瘤的局部及全身症状,切除原发肿瘤后血钙可恢复正常。

(4)特发性高尿钙症:此症尿钙明显增高,但血钙正常。

(5)家族性良性高钙血症:其特征是无症状或轻度高钙血症、高镁血症、低钙尿症,血清PTH正常或低水平。近年来发现本病并不少见,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由于肾源性cAMP对PTH高敏,可能是功能性甲旁亢的一种形式。临床上虽有酷似PHPT的高血钙、低血磷、尿磷及尿中cAMP增高;但患者的钙与镁清除率低于PHPT时,尿钙大多<2.5mmol/24h(100mg/24h);仅少数患者尿钙因继发于高血钙而偏高,并可有多发性草酸钙结合,但很少有高血钙综合征,也无甲旁亢的骨损害,血中PTH正常或降低,甲状旁腺正常或增生,不应误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

(6)应与有关骨病鉴别:代谢性骨症 如骨质疏松症、软骨症、肾性骨营养不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变形性骨炎(Paget病)等,可借助生化及X线的特征加以鉴别。

(7)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有关肾脏表现或肾脏本身疾病鉴别。

2.排除继发性甲旁亢。

 

 

预防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肾病西医治疗  

甲旁亢的内科治疗主要是防治肾结石与肾钙化。充分饮水可以降低尿内形成结石成分的浓度,每天尿量以2000~3000ml以上为宜;避免高钙饮食,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甲状旁腺瘤宜手术治疗,切除甲状旁腺瘤可成功地治疗原发性甲旁亢。   

1.降低血钙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血钙。降钙素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血钙药物,但作用时间短暂,一般仅用于高钙危象。   

对PHPT迄今尚无满意的内科治疗方法。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暂不宜手术、拒绝手术及术后血钙依然增高者。下述药物可能有助于降低血钙和(或)血中PTH的水平。   

(1)磷酸盐:口服磷酸盐可提高血磷的水平,有助于骨矿盐的沉积,降低血钙,减少尿钙排泄,阻抑肾结石的发展,降低1 25-(OH)2D3的浓度。最初2~3天宜给相当于2g元素磷的磷酸盐,分次口服,继后减至1.0~1.5g/d,疗程1年以上。常用Na2HPO4/NaH2PO4(3.66∶1)的溶液口服,10ml/次,3次/d。近年来,有不少二磷酸盐的新制剂应市,可能疗效更好。用药期间要经常监测血钙及血磷;磷酸盐过量,血钙低于正常,可刺激PTH分泌,增加尿中的cAMP排泄,并引起骨脱钙及并发转移性钙化,有肾功能损害者尤需防范,必要时可暂时加用阻抑骨吸收的光辉霉素(普卡霉素)25~50μg/kg,静脉注射;不宜重复或多次使用,以防对骨髓的毒性反应。   

(2)西咪替丁:可能有阻抑PTH合成和(或)分泌的作用,但停药后可反跳,用量为0.6~0.8g/d,分次口服。   

(3)普萘洛尔:可能有抑制PTH分泌的作用,但甲状旁腺细胞肾上腺素能β受体对它的反应不一,故疗效并不确切。   

(4)雌激素:用于绝经期后女性的轻症甲旁亢,可使血钙降低,但对PTH分泌无作用,长期服用的疗效尚无定论。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术前应将血钙降至安全范围。手术后血钙通常迅速下降,一般于术后1周左右血钙及PTH降至正常范围,有时会出现低血钙甚至是严重的低血钙,应该注意。   

3.其他治疗 如治疗肾结石及骨病。但如甲旁亢不能去除,二者均易反复出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肾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