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指一组兼有抗体免疫缺陷和细胞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又可分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和部分性联合免疫缺陷病,病情严重程度变化较大。
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SCID,有ADA缺乏的SCID,X连锁隐性遗传性SCID,伴有白细胞减少的SCID等病因。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基本缺陷不明。
共济失调(30%):毛细血管扩张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为淋巴细胞及淋巴组织减少,胸膜结构异常,血清中各类免疫蛋白水平不一,有的增加或降低,有的正常。
发病机制
由于先天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的基本缺陷,导致病体抗体免疫缺陷和细胞免疫缺陷,并产生相关临床疾病,病人胸腺小或退化,则循环血液中,淋巴结和脾脏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脾脏的B细胞区的B细胞减少,或体内的淋巴细胞不显示T,B细胞标志,对植物血凝素不反应,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胸腺小,淋巴细胞少,缺乏Hassall小体,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淋巴结和脾脏淋巴滤泡发育不全,有Purkinje细胞变性和小脑血管畸形,皮肤表皮乳头静脉丛静脉扩张。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临床上多于出生后3个月内开始感染病毒,真菌,原虫和细菌,反复发生肺炎,慢性腹泻,口腔与皮肤念珠菌感染及中耳炎等,病儿生长发育障碍,体检一般不见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胸部X线检查不见婴儿胸腺阴影,给患儿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全血,会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
网状组织发育不全是SCID的最重型,其特点是T,B系统免疫缺陷与严重粒细胞缺乏,大多因链球菌脓毒血症而于生后一周内死亡,SCID还可伴发骨发育不全,而导致短肢侏儒,并有毛发早脱,红皮病和鱼鳞癣等损害。
伴腺苷脱氢酶(ADA)缺乏的SCI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与普通SCID相似,但骨损害较多,常累及肋软骨连接处,脊椎,骨盆和肩胛骨。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临床表上男性发病,出生后即有血小板减少,常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血小板显著减少,可低至(10~30)×109/L,6个月后发生感染者多见,且随年龄而加重,病原体为嗜血性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孢子虫,疱疹病毒等,湿疹常在1岁左右发生,此外,常伴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及荨麻疹,常发生自身免疫疾病,如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以及溶血性贫血,10岁以上儿童还可发生恶性疾病,如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上在9~12个月时出现共济失调,也可迟至4~6岁才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症通常在3~6岁时出现,也可早在2岁或迟至8~9岁出现,病程呈进行性,随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症状和免疫缺陷也随之加剧,儿童期可出现鼻窦和呼吸道反复感染,青春发育期很少出现第二性征,大多数患者有智力发育障碍,有的患者可发生抗胰岛素的糖尿病,常并发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和其他肿瘤。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又称Nezelof综合征,临床上多在婴儿晚期或幼儿期出现症状,主要有反复感染,可发生卡氏肺孢子虫病,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有淋巴肿大,慢性肺部真菌感染及恶性肿瘤。
诊断标准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依据临床表现如反复感染和实验室辅助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减少,湿疹,易感染三联征,IgM降低,IgE,IgA升高,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等。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 根据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确诊。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又称Nezelof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下列特征:
(1)易发生各种感染。
(2)T细胞功能降低或缺如。
(3)不同程度的抗体缺陷。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通常3~4岁发病),Wiskott-Aldrich综合征(出生后即有血小板减少),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体液和细胞免疫完全缺损),Di George综合征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有正常抗体反应)鉴别,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需与选择性IgA缺乏鉴别。
联合免疫缺陷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为了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应将拟输的全血或血制品用射线照射,以灭活免疫活性细胞,或采用冰冻过的红细胞。
用骨髓移植进行免疫重建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办法。此外,也可移植胎肝或胎儿胸腺,但疗效有限。
对ADA缺乏型SCID,进行酶补充疗法:输入经照射的冰冻压缩红细胞15ml/kg,每2~4周1次,可获改善。另外,每周肌内注射一次大剂量聚乙烯乙二醇治疗ADA(PEG-ADA)也有较好的效果。其他治疗为防治感染及对症支持疗法。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配型骨髓移植效果最好,可完全纠正血小板及免疫学异常。可予输血或输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可行脾切除术。控制感染,对症支持疗法。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 除抗感染和物理治疗外,尚无特效疗法。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又称Nezelof综合征的治疗 无特殊治疗,主要为防治感染和对症处理。
(二)预后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预后不良,如无有效的治疗,如骨髓移植、酶替代治疗或予以严格无菌隔离,一般均在2岁前死亡。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预后不良,多因出血、感染及恶性病死亡。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本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往往死于严重感染或淋巴系、上皮细胞恶性肿瘤。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视病情而定,文献有生存至18岁的报道。
联合免疫缺陷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