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

概述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在内分泌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素能部分影响铁吸收,使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降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低使患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或呆小病,常合并轻度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产生原因有两种,一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多为慢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甲状腺体萎缩,纤维化,丧失功能,二为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见于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用药物,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

(二)发病机制

1.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能部分影响铁吸收。

2.甲状腺素减少导致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减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EPO分泌减少有关,此外,甲状腺激素有直接刺激血细胞生成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来完成,在EPO存在条件下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可刺激红系造血祖细胞造血。

3.有人报道甲状腺功能减低者可致恶性贫血发生率增加,并认为与其自身免疫功能造成胃黏膜萎缩,内因子缺乏有关。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常累及多个内分泌腺体和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胃壁细胞,甲状旁腺,血中存在多种抗自身抗体,少数人可有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检查

本病临床进展缓慢,常常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掩盖,病程中逐渐出现乏力,畏寒,肌痛,颜面与四肢水肿,健忘和智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一般均有便秘,有时甚至很严重,体检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毛发稀疏,皮肤干燥粗糙,鼻唇增厚,可有巨舌症,下肢可见非凹陷性水肿, 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症状,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

诊断

应与其它疾病所致贫血相鉴别。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铁丢失过多。根据各种症状,体征,发病特点等予以鉴别。

预防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西医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采用甲状腺制剂替代疗法。可用左甲状腺素(T4)及碘赛罗宁(T3)。T4平均维持量为150~200μg/d,口服。T3平均维持量10~20μg/d,分2次或3次口服,如病情较重,可用25~75μg/d,分2次或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再改维持量。贫血多在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3~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对于合并大细胞和小细胞贫血者,可分别再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或铁剂。

预后

甲低合并贫血一般不严重,经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一般3~6个月,贫血可得到纠正,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补充铁剂可减轻贫血。

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