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是一种高流量的脉管畸形,是由于胚胎期脉管系统发育异常而导致动、静脉直接吻合所形成的血管团块,内含不成熟的动脉和静脉,而且血管团块中没有毛细血管,动静脉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交通。 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 动静脉畸形相对少见,仅占 1.5%左右,头颈部为最好发的部位,占所有动静脉畸形的50%,其次是四肢和躯干。
尽管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疾病,但仅有约 60%是在出生时即被发现,其余在青春期或成年后才逐渐显现。病灶通常随身体发育而呈比例增长,可长期保持稳定,也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外伤、青春期或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及不恰当的治疗,如病灶的次全切除、供血动脉结扎或堵塞之后。 依据1990年ISSVA采纳了Schohinger分期,将动静脉畸形按照疾病进展的严重程度分为4期,I期(静止期):无症状,通常从出生到青春期。病灶不明显,或仅仅表现为葡萄酒色斑或血管瘤消退期的外观,皮温高。II期(扩张期):通常在青春期开始,肿物增大,肤色加深,侵及皮肤和深部结构。触诊可及搏动、震颤,听诊可闻及杂音。III期(破坏期):出现自发性坏死、慢性溃疡、疼痛或出血等症状。IV期(失代偿期):因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高排低阻性心功能不全或心力哀竭。
病变位于真皮上、中部,较局限,无包膜,可见含单层内皮细胞的厚壁及薄壁血管紧密聚集,内皮细胞偶有突起,很可能为静脉,厚壁血管管壁主要是纤维组织,但大都还含有一些平滑肌,多数管腔内有红细胞,偶见血栓,血管口径多变,常有真正的动脉成份存在,常可见炎性浸润。
本病较常见,好发于中老年,偶亦见于儿童,男性多见,皮损为单发性红或紫色丘疹,大小不等1mm到3cm,平均4~6mm,好发于头或颈部,可发生于皮肤或黏膜,通常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有痛或痒感。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即可诊断本病。
动静脉血管瘤西医治疗
手术切除。可采用手术或射波刀的方法。
动静脉血管瘤中医治疗
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此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药物外用法:
中医外敷法治疗血管瘤主要是通过把中药熬制成水剂或把粉剂调制成膏剂,外敷在血管瘤患处。和中药内服法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位置比较表浅的血管瘤或皮表的毛细血管瘤,患者要注意避免中药的刺激和一些腐蚀作用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反而给患者增加痛苦不说还留下难看的疤痕。
艾灸:
艾灸这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多年前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一部分地区和医生把艾灸用来灼烧血管瘤,以期通过物理的方法去掉血管瘤。而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血管瘤,容易使血管瘤破溃出血,同时也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可谓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所以后来逐渐被取缔。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