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恶性脑膜瘤

恶性脑膜瘤

概述

恶性脑膜瘤是指具有某些良性脑膜瘤的特点,逐渐发生恶性变化,呈恶性肿瘤的特点。表现为肿瘤在原部位多次复发,并可发生颅外转移。恶性脑膜瘤生长快,肿瘤多向四周脑内侵入,使周围脑组织胶质增生。随着反复手术切除,肿瘤逐渐呈恶变,最后可转变为脑膜肉瘤。其中良性脑膜瘤中的血管母细胞瘤最常发生恶变。

病因
酸性体质(40%):

脑瘤引起的原因,专家表示,脑瘤的形成与酸性体质有关。什么是酸性体质呢?一般来说,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的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被称为酸性体质者。

人体免疫机能下降(45%):

另一个角度认识脑瘤病因:中医对脑瘤病因的认识,由于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造成体质酸化,人体整体的免疫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而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阻塞脑动脉,血气凝滞。这时,一些脑部寄生虫和病毒就会大量繁殖,造成脑部严重损伤。

发病机制

恶性脑膜瘤生长快,肿瘤多向四周脑内侵入,使周围脑组织胶质增生,随着反复手术切除,肿瘤逐渐呈恶变,最后可转变为脑膜肉瘤,其中良性脑膜瘤中的血管母细胞瘤最常发生恶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将脑膜瘤分为4级,其中3级为恶性脑膜瘤,4级为肉瘤,分级的依据有6个标准:细胞数增多,结构消失,核多形性,有丝分裂指数,局部坏死和脑组织受侵犯,这6个标准除脑受侵犯外,每个标准又分为4级,即0~3级,脑受侵为1分,无为0分,总分在7~11为3级属恶性脑膜瘤,>11分为4级属肉瘤,也有人认为脑膜肉瘤不属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病理特点是细胞数增多,细胞结构减少,细胞核多形性并存在有丝分裂,瘤内有广泛坏死。

恶性脑膜瘤可发生颅外转移,主要转移至肺(占35%),骨骼肌肉系统(17.5%)以及肝和淋巴系统,转移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此外,肿瘤侵犯静脉窦,颅骨,头皮,也可能是造成转移的原因,另外,恶性脑膜瘤也可经脑脊液播散种植,有人认为,恶性脑膜瘤的转移至少占脑膜瘤的1/1000。

检查

恶性脑膜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良性脑膜瘤,肿瘤多位于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其他部位,尤其是后颅窝少见,因此恶性脑膜瘤的病人更易出现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脑膜瘤的常见症状如癫痫,头痛等在恶性脑膜瘤中常见,但病程较短。

诊断

虽然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可以直接判定脑肿瘤的发生,但局部神经症状例如颅内压的产生和加重时则须相当注意,或是没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有突发性癫痫发作时有可能是由于肿瘤内的出血、脑水肿或脑脊液阻塞所引起,亦应提高警戒。

在PubMed也有相关报导指出多型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和星型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 AA)和genetic acute hepatic porphyrias(PCT AIP HCP and VP)有关。影像诊断在脑肿瘤的判读上是相当重要的。

1. 影像检查:除了临床症状的判断,随着科学的进步,影像检查可快速并增加脑瘤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术后追踪治疗也相当有帮助。目前影像检查包括有:计算机断层扫瞄(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磁共振摄(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脑波图(Electroncephalography; EEG)以及脑血管摄影。

2. 切片检查:虽然影像检查的进步,医师常常可以藉由影像检查来做脑病变的诊断,但有些情形更需要做切片检查以确定病理诊断,尤其在脑瘤经评估是无法开刀切除时,切片手术有助于后续治疗,目前切片检查包括了立体定位切片检查以及开颅切片检查。

预防

恶性脑膜瘤西医治疗

恶性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即使复发的恶性脑膜瘤,有条件可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对侵犯的颅骨、硬脑膜尽量切除,术后再行硬脑膜修补。对于瘤周的脑组织,可尽量电凝或激光照射,对减少肿瘤残余,防止复发是大有益处。为了延缓复发时间,可进行放疗或同位素肿瘤内放射,有报道是有效的。对于反复复发的良性脑膜瘤,有人也主张给予放疗,这样对于阻止肿瘤恶变,延长复发时间可能是有帮助的。

预后

恶性脑膜瘤是目前治疗效果较差的脑膜瘤,其主要问题是术后易复发,国外有研究表明,恶性脑膜瘤经手术部分切除的病人平均生存期为46个月,复发时间为5个月,而手术全切除者分别达到130个月和35个月。所以应尽量全切除肿瘤。对于恶性脑膜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最佳方案。

恶性脑膜瘤中医治疗

恶性脑膜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患者,肿瘤尚小,正气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增至严重阶段,正虚邪盛,患者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1、痰毒凝聚型

主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身重倦怠,舌强语蹇,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法: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2、气血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胀,面色晦黯,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开窍。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