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颈丛神经卡压症

颈丛神经卡压症

概述

颈丛神经卡压症的主要病因是颈丛神经根部或合干处的软组织卡压,以颈部疼痛、不适,颈部、头皮侧方及耳周感觉减退为特征,并可合并有胸腔出口综合征。颈肩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常常将其归于颈椎病、颈筋膜炎、颈项部肌肉劳损、肩周炎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颈丛神经根部或合干处的软组织卡压可能是主要病因。

(二)发病机制

解剖学观察,发现锁骨上神经及颈3,颈4神经合干处有多个成串的淋巴结位于神经旁;包绕神经的组织除脂肪外,还有纵横交错的坚韧的纤维组织,中斜角肌,前斜角肌,头夹肌,颈夹肌,肩胛提肌的腱性起始纤维,交叉于颈神经根间,是产生颈丛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

检查

以颈部疼痛,不适,颈部,头皮侧方及耳周感觉减退为特征,并可合并有胸腔出口综合征,根据作者近几年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其临床症状百分比见。

此外,作者发现约28%的病例合并有胸腔出口综合征。

1.以颈肩部不适为主要症状。

2.以耳周、颈侧方感觉减退为主要体征。

3.排除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患。

4.颈部痛点局部封闭后,症状消失,感觉立即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5.可同时伴有胸腔出口综合征。

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颈肩部不适为主要症状。

2.以耳周,颈侧方感觉减退为主要体征。

3.排除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患。

4.颈部痛点局部封闭后,症状消失,感觉立即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5.可同时伴有胸腔出口综合征。

(二)鉴别诊断: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预防

颈丛神经卡压症西医治疗

1.保守治疗

对来诊患者均于颈部压痛的最痛点做诊断性封闭治疗,其中90%的病例最痛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界处后上方,个别患者最痛点在交界处下方1~1.5cm处。

局部封闭药物:用曲安奈德2ml加0.5%布比卡因2ml局部封闭后症状大多立即消失,颈肩部即感轻松,但约半数病例第2天症状重新出现,另一半病例3~10天后症状逐渐出现,仅个别病例在数小时后症状重现。

局封封闭治疗:每周1次,连续4次,并辅以颈椎牵引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6及地巴唑等。经此治疗,半数以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

2.手术治疗

对合并胸腔出口综合征的患者,因手部症状较重,大多需手术治疗。术中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同时对颈3、4及颈2、3合干处做松解,并切开包绕神经的结缔组织;在颈5椎间孔水平或稍上方再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部分。术后颈肩部疼痛和不适大多消失,颈部、耳周、锁骨区及肩外侧上方的针刺感觉也恢复正常。本术式切口较低,术中不能探查颈2、3的神经根,因此对需显露上颈椎者,切口可向上延长。

3.结果

可按以下标准评定:

优:症状完全消失。

良:残留部分症状,不影响工作。

可:症状部分缓解,影响工作。

差: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根据作者的经验,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者的治疗结果优良率约为65%左右,而在用手术疗法治疗的病例中这一比例可高达95%以上。

颈丛神经卡压症中医治疗

对于颈丛神经卡压症患者可内服补气生血、补益肝肾、营养神经的中药,促进人体正气恢复,调整脏腑功能,强筋壮骨,调肝柔筋,或外敷活血化瘀等中药,促进颈丛神经的修复,加快上肢功能的恢复。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