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绝经期关节炎

绝经期关节炎

概述

绝经期关节炎也叫绝经后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中老年人发病为主,以进行性骨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形成为特征的疼痛性关节疾病。近期研究证实,绝经女性失去性激素保护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HRT)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更年期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变化;机体老化的变化,二者常交结在一起。

中医学认为,妇女在经绝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脉虚,生殖功能逐渐减退以致丧失,脏腑功能逐渐衰退,使机体阴阳失于平衡而导致该病,肾虚是致病之本。

(二)发病机制

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引起以下病理,生理变化,妇女年龄到达更年期,机体老化,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妇女在经绝前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引起以下病理,生理变化:

1.对上皮细胞,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生长的刺激减少,从而发生生殖道,泌尿道,乳腺管及体毛的退化。

2.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引起血管舒缩运动障碍。

3.大脑皮质功能可受影响,易出现情绪波动烦乱等。

4.骨质重吸收增加,可引起临床意义的骨质疏松症。

5.有人认为雌激素缺乏可促使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或老年性精神病的发生或使已有病情的加重。

检查

1.骨关节症状

妇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更年期,任何周围关节均可被侵犯,而以腕,手指,肘和踝等关节受累最多,游走性和时愈时发的倾向非常显著,精神刺激,贫血和一般体质不健康等,均能加重关节炎的症状,老年妇女患此病时,其受累关节,多数为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掌指关节屈曲挛缩,并向尺侧偏,腕关节活动多受限制,背伸功能可能完全消失,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有慢性肿胀,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局部疼痛时轻时重,患者感情有波动或轻度劳累,或偶尔有着凉时,亦可加重局部症状,可能延长数年或数十年,在此期间,病理变化继续在发展,产生结构的破坏或畸形。

2.其他症状

(1)月经的改变:周期延长,经期缩短,经量逐渐减少而停止或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2)心血管症状:潮红,潮热,这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伴有头晕,汗出,畏寒;有的有高血压表现特别是收缩压升高,波动较大;心悸及“假性心绞痛”,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用雌激素有效,有的还有阵发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3)精神,神经症状:食欲及记忆力减退,忧郁,失眠或易怒,甚至喜怒无常,思想不集中,烦躁,有类似精神病发作,多晨起情绪最差,午后至傍晚渐好转。

(4)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糖尿病发生率增加;血脂升高,体趋肥胖;水肿;易发生骨折;尿频,尿急;口咽干涩,灼热;阴道干燥,性交痛,易发生阴道感染;皮肤干燥,有蚁行感,瘙痒;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皮肤病发病率升高。

 

诊断

妇女更年期症状,结合骨关节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骨关节疾病,即可诊断为绝经期关节炎。

应注意与其他骨关节疾病相鉴别。

预防

绝经期关节炎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完善的治疗方法,普通所用的女性内分泌替补疗法,亦未获得任何令人满意的效果。用ACTH 或性腺激素,或者能获得较良好的效果。目前最妥善的处理是:加强营养;安定患者精神;减轻局部疼痛,适当运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骨质疏松。麻醉疗法如星状神经节阻滞、腕管注射疗法对改善症状亦有较好的效果。

绝经期关节炎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1)辨证论治:临床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总以调补五脏气血、阴阳为主。在具体治法上,或以治一脏为主,兼顾他脏,或综合治疗,或采用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若兼有实邪者,又当祛邪。  

①肝阳上亢:治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方选天麻钩藤饮加柴胡、郁金、生地、巴戟天。失眠甚者加夜交藤、合欢花;眩晕甚者加龟甲、鳖甲。  

②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偏烦躁易怒者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偏抑郁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③脾肾亏虚治:以补中益气、调和脾胃,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见纳少、腹胀、便溏者,可用健脾丸加减。  

④心肾不交:治以滋阴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心火偏亢者,见心烦不得眠,可用黄连阿胶汤加味;精神、神经症状明显者可用百合甘麦大枣汤。  

⑤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味。盗汗甚者加龟甲、鳖甲;耳鸣、眼花重者加枸杞、菊花;虚火甚者加知母、黄柏。  

⑥肾阴两虚:治以温肾填精,方选右归饮合二仙汤加减。  

⑦心脾两虚: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选归脾汤加减。  

⑧脾肾阳虚:治以温肾健脾,方选理中汤合真武汤。月经淋沥不断者,加阿胶、炮姜等。  

⑨痰瘀互结:治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选血府逐瘀汤加瓜蒌、海藻、夏枯草。若痰瘀互结日久,而成本虚标实之顽症,见眩晕头痛,精神抑郁甚则阵发性啼哭,烘热心烦,胸闷不畅,心悸阵作,体重持续增加,腰膝、关节酸楚,四肢麻木等,可用痰瘀雪消饮。  

推拿治疗:

以疏肝理气,滋阴补肾等治法为主。  

①患者俯卧,术者用双掌自患者上背部两侧直推到小腿数遍,顺势向背腰部两侧分推数遍。用单掌反复揉压背腰部膀胱经线。用双拇指交替拨揉背腰两侧夹脊穴和膀胱经内侧线;用拇指重点揉压神道、命门、膏肓、心俞、肝俞、脾俞和其相对应的夹脊穴及背腰部的敏感点;用单掌横搓腰骶部,以温热为佳;用指背关节揉压八骼穴。  

②患者仰卧,术者用双掌揉搓患者两侧胸肋部,四指并拢从璇玑穴按压至中庭穴数遍,食、中、无名三指并拢揉压中府、云门、膻中及胸部压痛点。用双手大鱼际分推左右肋弓。然后用双拇指在患者腹部运三脘,叠掌缓揉上腹部,并用拇指揉点中脘、梁门、章门、期门等穴。继而单掌顺时针方向缓缓揉小腹部,四指并拢缓揉阴交至曲骨一段的任脉和两侧冲脉,叠掌揉压小腹部,拇指点揉气海、关元、中极等穴。双手大鱼际压放两侧气冲穴,再单掌揉小腹部。在患者下肢,点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涌泉、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再次揉拿大小腿。在患者头部,用双拇指交替自印堂推至前发际数遍,然后沿头侧弧形推至耳前,多指或掌反复摩、揉、擦头侧少阳经线。用双拇指交替揉压头顶至前额一段的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线。拇指点揉百会、头维、率谷等穴以及颞部的压痛点。多指快速在头部两侧行扫散法。  

③患者正坐,术者自上而下多指拿揉颈后部数遍,着重在第三颈椎处行提拿法。双拇指从正中线沿枕骨下缘向两侧分压至乳突部数遍,拇指点揉风池、完骨、安眠等穴及其周围的压痛点。用大鱼际揉压肩井穴,拇指点揉肩井穴,并揉拿双侧冈上肌。对患者双上肢行揉拿法,着重拨揉内侧三阴经线,继以指点揉内关及其上下的反应点。再点揉神门、合谷穴。最后用双掌自上而下揉搓上肢而结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