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免疫缺陷病包括一组疾病,特征为抗体生成及抗体功能缺陷。本组疾病一般均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减少或缺乏。
(一)发病原因
体液免疫缺陷病包括,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可变异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选择性IgM缺乏。
1.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
又称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congenital agammaglobulinemia),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
2.常见的可变异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common variable agammaglobulinemia)
又称特发性晚发免疫球蛋白缺乏症(idiopathic late onset immunoglobulin deficiency),可变异型免疫球蛋白缺乏。
3.选择性IgA缺乏
这是一组乳糜性腹泻的病因,大多数选择性IgA缺乏者包括儿童,存有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则是这些人常见的。
4.选择性IgM缺乏
也是产生多种感染疾患的原因。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免疫缺陷症是属于细胞免疫缺陷病,主要是胸腺发育不全,T细胞功能不足或是由于T细胞数少而导致B细胞功能缺陷,如Di George综合征其病因是胚胎期中Ⅲ,Ⅳ咽囊发育障碍导致胸腺发育不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人血管畸形等,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上,表现为TH细胞数低下,抗体形成能力受到限制,Nezelof综合征及核苷磷酸化酶缺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致使胸腺发育不全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直接表现是免疫球蛋白总量减少,或免疫球蛋白种类不全,或IgG的亚类不全,也可以在总量上不明显减少,但某一种类免疫球蛋白突出减少,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属于伴性型隐性遗传导致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减少,有的也可查到家族病史,在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者中,有的是B细胞功能不足,有的则是由于T细胞功能影响,或TH和TS细胞比例倒置。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临床上表现为:病人均为男性,生长发育正常,多数病例出生后6~9个月内表现正常,1~2岁后开始反复感染,常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脑膜炎球菌,可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疖肿等,部分病人可发生非化脓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大关节;并容易罹患ECHO病毒脑脊髓炎,ECHO病毒广泛播散,可致慢性肌炎,亚临床型肝炎,心肌炎以及肘膝关节屈曲挛缩,胃肠道表现不多见。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
临床上表现为:男女均可发病,通常6岁以后开始有症状,20~30岁明显加重,主要表现是病人反复感染,常有慢性腹泻,乳糖耐受不良,吸收不良和蛋白质丢失性肠病,贾第鞭毛虫感染是腹泻的常见原因,部分病人胃酸减少,其中半数缺乏内因子,此外尚有脾大以及贫血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本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3.选择性IgA缺乏症((#sel#)ive IgA deficiency)
临床上表现为:多数病人无症状,偶尔在检查时发现,有的则有明显症状,多在10岁内出现,均因IgA缺乏,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部位局部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发生感染,也可发生过敏反应,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与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率增高。
4.婴儿暂时性低丙球蛋白血症(infantile transi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
诊断标准
临床上表现为:男女均可发病,一般病程持续6~18个月,婴儿发育正常,有的婴儿无明显症状,有的可发生反复感染,其表现类似X连锁无丙球蛋白血症,但程度较轻。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主要依据以下表现进行诊断:血清IgG,IgA及IgM的浓度低于正常同年龄组最低值的95%以下即应怀疑为本病,如能证明血清和外分泌物中抗体缺乏,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锡克反应可呈阳性。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
主要依据以下表现进行诊断:发病年龄以15~35岁者居多,反复发生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特异性免疫后不能产生抗体,循环中B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3.选择性IgA缺乏症((#sel#)ive IgA deficiency)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血清IgA<50mg/L即可建立诊断。
4.婴儿暂时性低丙球蛋白血症(infantile transi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尤以定期的实验室检查(每2个月测定一次)为重要。
鉴别诊断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婴儿期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其Ig缺乏为暂时性,且有抗体形成。
(2)严重吸收不良:此类患者血清Ig可降低,但肠活检有正常数量的浆细胞,细胞内有Ig。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须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鉴别。
3.婴儿暂时性低丙球蛋白血症,须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鉴别,如4岁后IgG仍处于很低水平,应怀疑该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西医治疗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原则是用替代疗法补充病人不能产生的抗体。
(1)免疫球蛋白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剂量为25mg/kg,肌内注射,每周1次。也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0.2ml/kg肌内注射。每月1次或1~2周1次。
(2)冻干血浆: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者,可每月输入冻干血浆1次。
(3)抗菌药物:有感染应持续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4)治疗并发症。
(5)对症支持疗法。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本病治疗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相似,主要以γ球蛋白替代疗法和预防性抗体为主。伴吸收不良与继发性酶缺乏者可采用饮食疗法,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
3、选择性IgA缺乏症((#sel#)ive IgA deficiency),多数不需治疗。本病迄今尚无替代疗法。如有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应按不同疾病进行相应处理及治疗。
4、婴儿暂时性低丙球蛋白血症(infantile transi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如婴儿生长正常,IgG>2.0g/L,并证明有抗体产生功能,且无感染或感染很轻者,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IgG水平低、抗体产生迟缓者,可用γ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治疗,直至患儿能够合成Ig。对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
预后
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早期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者,多数预后良好。有持续肠病毒感染或恶性组织细胞病者预后差。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经合理治疗后预后较好。女性可有正常妊娠分娩,但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可发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累及细胞免疫、感染控制困难者则预后较差。 3.选择性IgA缺乏症((#sel#)ive IgA deficiency),无严重并发症者有存活60~70岁的报道,及时发现合并症并给予相应治疗者可使寿命延长,少数IgA缺乏症能自行缓解。
4、婴儿暂时性低丙球蛋白血症(infantile transi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经合理治疗者预后良好。
抗体免疫缺陷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