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肠炎(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血性便、粪便中有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
空肠弯曲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动物,如何控制动物的感染,防止动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关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粪、管食物乃是防止弯曲菌病传播的有力措施。目前正在研究减毒活菌苗及加热灭活菌,可望在消灭传染源,预防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
(一)传染源
主要是动物,弯曲菌属广泛散布在各种动物体内,其中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其次在啮齿类动物也分离出弯曲菌。
(二)传播途径
粪一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三)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尤其1岁以内者,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下降,发达国家卫生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以10~29岁年龄最高,说明成人对本病的免疫力并不比儿童强。
潜伏期1~10天,平均5天,食物中毒型潜伏期可仅20小时。
初期有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腹泻,恶心呕吐,骤起者开始发热,腹痛腹泻。
发热约占56.3~60%,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个别可高热达40℃,伴有全身不适,儿童高热可伴有惊厥。
腹痛腹泻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整个腹部或右下腹痉挛性绞痛,剧者似急腹症,但罕见反跳痛,腹泻占91.9%,一般初为水样稀便,继而呈粘液或脓血粘液便,有的为明显血便,腹泻次数,多为4~5次,频者可达20余次,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者,可有里急后重,多数1周内自愈,轻者24小时即愈,不易和病毒性胃肠炎区别;20%的患者病情迁延,间歇腹泻持续2~3周,或愈后复发或呈重型。
诊断标准
婴儿弯曲菌肠炎多不典型,表现为:①全身症状轻微,精神和外表若似无病;②多数无发热和腹痛;③仅有间断性轻度腹泻,间有血便,持续较久;④少数因腹泻而发育停滞。
鉴别诊断
(一)细菌性痢疾
典型菌痢有高热,腹痛腹泻,泻脓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显压痛,且有肠索,伴明显里急后重,粪检有较多脓细胞,吞噬细胞,重者常脱水,这都有利于和本病区别。
(二)其它细菌所致腹泻,如鼠伤寒,致病性大肠杆菌,耶氏菌,亲水气单胞菌,其他厌氧菌等,单从临床有时很难鉴别,怀疑时应依靠病原学和血清学来确诊。
(三)肠道外感染者须与沙门菌病及布氏菌病鉴别。
空肠弯曲菌肠炎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消化道隔离,对患者的大便应彻底消毒,隔离期从发病到大便培养转阴。发热、腹痛、腹泻重者给予对症治疗,并卧床休息。饮食给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时适当补液。
2、病原治疗
该菌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有耐药。临床可据病情选用。肠炎可选红霉素,成人0.8~1.2g/日,儿童40~50mg/kg/日,口服,疗程2~3日。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氟哌酸疗效也佳,但对幼儿可影响骨骼发育。细菌性心内膜炎首选庆大霉素。脑膜炎首选氯霉素。重症感染疗程应延至3~4周,以免复发。
空肠弯曲菌肠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