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期起病的癫痫称晚发性癫痫,临床上多选择20岁作为其年龄起点,而将60岁以上发生癫痫者称为老年晚发性癫痫或老年性癫痫(senile epilepsy)。老年人癫痫多为继发性,其病因、诊断、治疗等均与其他年龄组癫痫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点。
各种脑血管病均可发生癫痫,占老年癫痫病因的30%~40%,主要为缺血性血管病,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癫痫多在急性期发生或为首发症状;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除急性期可发生外,约33%在随后发生。
脑肿瘤(20%):也是老年癫痫的常见病因,其中以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胶质瘤多见特别是脑膜瘤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癫痫常可以是脑瘤的首发症状,比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
脑外伤(15%):老年人癫痫由于脑外伤引起者并不少见,颅脑外伤如合并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伤等,常可伴癫痫发作。
脑萎缩(10%):最开始的研究认为弥漫性脑萎缩是老年人癫痫的一个重要病因,最近的研究发现,局灶性脑萎缩发生癫痫的机会更多。
代谢性疾病:(10%):1、糖尿病:非酮性高血糖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均可合并癫痫。
2、尿毒症:尿毒症晚期因水盐电解质严重紊乱常出现癫痫。
慢性乙醇中毒(10%):乙醇性癫痫在西方国家常见,我国却很少见。
发病机制
癫痫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老年人癫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由于神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进一步认识到其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有密切关系,目前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减少及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增多有关,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以及细胞内外某些离子如钠,氯,镁等的紊乱也有关系,癫痫的发病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已于特发性癫痫患者及其家系中发现了3个癫痫基因,并在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患者及其家系中发现了4个癫痫基因和1个线粒体DNA突变基因。
癫痫的临床表现,常分为痫性发作和癫痫症两方面,(本节主要以痫性发作分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叙述,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根据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对癫痫发作进行了分类,一直为国际上沿用至今。
一、部分性发作(局部起始的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不伴意识障碍):
(1)有运动症状。
(2)有体感或特殊感觉症状。
(3)有自主神经症状。
(4)有精神症状。
2、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
(1)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继有意识障碍。
(2)开始即有意识障碍:
①仅有意识障碍。
②自动症。
3、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
(2)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
二、全面性发作(两侧对称性发作,发作起始时无局部症状)
1、失神发作。
2、肌阵挛发作。
3、阵挛性发作。
4、强直性发作。
5、强直-阵挛发作。
6、无张力性发作。
三、未分类发作 由于老年人癫痫多为继发性,所以老年癫痫的临床发作形式大部分为部分性发作,其中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极少数人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老年癫痫的发生与病灶的大小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呈平行关系,而与病灶发生的部位有关,以额,顶,颞叶发生率最高,以往的资料显示老年癫痫的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假象,是由于缺乏脑电图的资料,而将那些始发于局部的,以后又迅速扩散为双侧大脑半球的继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误认为原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几乎无失神发作。
老年癫痫发作后朦胧状态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有14%的病人持续超过24h,有些病人甚至可长达1周,发作后麻痹(Todd’s Palsy)也比较多见,尤其容易发生在卒中后癫痫的病人,可能与再次卒中相混淆。
诊断标准
癫痫的诊断包括3个方面:首先要确定是否是癫痫,其次是明确发作类型,最后要尽可能查明原因。
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2次或以上的痫性发作,就可以诊断为老年人癫痫,临床病史具有决定意义,脑电图及与之有关的检查是诊断癫痫最关键的辅助检查,老年癫痫的脑电图异常多表现为局灶性慢波活动,而痫性放电则较其他年龄组少见。
何种类型的痫性发作也是癫痫诊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能提示癫痫是特发性,抑或是继发性,并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由于老年人癫痫几乎为继发性癫痫,所以寻找病因至关重要,其常见原因为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颅脑CT,MRI等对发现这些病因有很大帮助,糖尿病所致者除糖尿病临床表现外,空腹血糖耐量试验对诊断均有帮助,其他少见病因:脑寄生虫病,除影像学检查外,血及脑脊液的有关免疫学检查有很大意义。
鉴别诊断
老年人癫痫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晕厥
晕厥也是短暂意识障碍,当老年患者发生短暂意识障碍时,首先需鉴别晕厥和癫痫,晕厥常无先兆,自动症,无强直-阵挛发作的规律以及发作后朦胧状态,尽管有时晕厥发作时也可有肌强直和短促肌阵挛,但比癫痫性抽搐的发生要慢一些,开始常先有头晕,恶心,意识丧失前有双眼发黑等症状,老年患者中,晕厥的重要原因是心源性的,而抽搐本身可诱发心律失常,并导致意识丧失,当体格检查及常规脑电图均是阴性结果,而临床怀疑心源性时,应建议病人做24h动态脑电图及心电图监测,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二、短暂脑缺血发作
由于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癫痫的常见病因,病人可以同时表现上述两种症状,以及老年人癫痫常见的Todd麻痹和较长的发作后朦胧状态,使得它与短暂脑缺血发作鉴别更为困难,尤其是单纯部分性发作与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临床很难鉴别,尽管脑电图有时正常,但癫痫其他发作形式及其他征象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偏头痛
癫痫发作后常伴头痛,尤其是强直-阵挛发作,偏头痛的等位症可模拟癫痫发作,在儿童尤其常见,但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且脑电图无痫样放电等均可鉴别二者。
老年性癫痫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 由于老年人癫痫多为继发性,所以病因治疗很重要,随着基础病因的消除,癫痫发作亦多会有所改善,脑血管病继发的癫痫,特别是脑梗死急性期发生者提示预后不良,如病情能稳定好转,癫痫发作控制后,可以逐渐停用抗痫药物,如卒中后恢复期发生癫痫则需长期服抗痫药,颅内肿瘤患者则视病情及身体状况行外科治疗或放疗,化疗,脑寄生虫病患者则应首先驱虫治疗。
2、抗癫痫药物治疗 一旦老年人癫痫诊断成立,即需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在药物选择上与其他年龄组无明显差别;继发性与原发性也无明显不同,其原则是根据发作类型选药,原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肌阵挛发作首选是丙戊酸钠或氯硝西泮。
在服用方法上应主张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即使增量也不应太快,以免产生不良反应,长期用药需定期复查血象,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有条件者应定期进行血药物浓度监测,由于老年人癫痫中有脑的损害和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因此可以推测,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的敏感性增高,药物浓度治疗范围的上限应该向下调整。
3、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对老年人癫痫持续状态,在给氧防护的同时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mg,其速度不超过2mg/min,大部分病人有效,用药有效而复发者可给予100mg地西泮于0.9%生理盐水500ml中,于24h缓慢静脉滴注,应特别注意老年患者呼吸,意识,血压的改变。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总的法则是:消除病因,控制发作,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消除病因要有针对性,有热清热,有疾逐疾,有瘀化瘀,有风熄风,有惊镇惊,有虫驱虫等;控制发作主要以平降逆气;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则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重在补脾肾。
对强直-阵挛性发作要扶患者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让分泌物流出,避免窒息,将手巾和外裹纱布的压舌板塞入齿间,以防舌部咬伤,惊厥时不可按压患者的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脱臼。
预后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癫痫总预后良好,在诊断5~10年内的缓解率(随访时至少缓解5年以上)达60%~80%,其中一半患者已达停药后的完全缓解,20%~30%的患者(其中多数为儿童发病的严重癫痫)有持续的癫痫发作而未能缓解,癫痫缓解率的高低与发病年龄,癫痫发作类型,病因,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及癫痫的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下列因素提示预后较差:神经伤残,精神迟滞,大脑结构损害,精神及行为障碍,复杂部分发作,混合发作类型,频繁癫痫发作,有癫痫家族史,脑电图背景异常及延迟治疗等。
老年性癫痫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生是由风、火、痰、瘀为患,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肝风内动、亢而热盛、热盛化火、火极生风、风火相助为患,另脾虚失运、清气不升、浊气下降则痰涎内结、痰迷心窍、心血不遂而瘀、瘀则经络不通、痰阻血瘀上扰清窍,终致癫痫发作。根据发病机理,常采用定痫熄风、平肝泻火、祛痰开窍、活血化瘀为治疗方法。
1、【定痫熄风】
中医认为癫痫发病,主要是“风、痰”为患,风主动摇,故抽搐、痰迷心窍而神昏,癫痫的产生是机体气血不和,血不和则肝失养,容易内动生风,气不和则上逆化火、炼液成痰,容易形成痰火相搏、迷闭孔窍、痰可化热、热盛化火、火极生风,因此定痫熄风成为治疗癫痫的常法。
2、【平肝泻火】
癫痫属神志疾患,火热炽盛常是其主要的诱发原因,大凡五志过极或房劳过度而郁火内生,郁火忧思可生肝火,房劳伤肾,肾阴不足,因肾水不济,心火过盛。火邪一方面炼熬津液,酿成热痰,另一方面触动内伏痰浊,使痰随火升、郁滞之气不得泄越,化火升腾、阻蔽心包,而使癫痫发作,故平肝熄风也是治疗癫痫常用方法之一。
3、【祛痰开窍】
痫症之作主要由痰浊、痰聚所致,古有“无瘸不作痰”之说,痫由痰起,故治病必先祛痰,痫病之痰与一般痰邪有所不同,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的特征,患者每有积痰于内,若遇惊恐、饮食失节、劳累、高热等情况,“以致脏气不平、经络失调,一触积痰、厥气风动、卒焉暴逆、莫能禁止”。痰为津气所聚凝着既久、裹结日深,即成胶固不拔之势,癫痫病人久发难愈,缠绵不止的病理基础,正是这股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痰邪为病是癫痫的根本原因,故痰邪作祟最为重要,因此祛痰开窍是治疗癫痫始终一贯的法则。
4、【活血化瘀】
心血不遂而瘀,瘀则经络不通 经络不通是引起癫痫发作的直接原因,而血瘀又是引起经络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古有血瘀之说,《婴童百问》有“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全血微循环,使脑部供氧、供血得到改善,并可改变血液流变性质,从而利于癫痫的控制。脑为元神之府,若脑部受伤或气郁血行不畅,致郁血内停、血流不畅,致神明遂失而发痫症。另外,痰浊和血瘀可相互影响,痰浊停留 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则津液流受阻,而变为痰浊,痰瘀互结可使癫痫反复发作。所以活血化瘀更是治疗癫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5、中医治疗药方:
①附子、吴茱萸,上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稠糊,做成饼状,敷贴两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一次,可连用14天。
②生黄芪,赤芍、防风,蜈蚣一条(研冲)。将前三味药水煎,蜈蚣研末冲服,每日一剂。连用30天。
③黑丑、白丑等分,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日服两次,连服3个月。白胡椒、代赭石按2:1配方,共为细末。每次4克,每日两次,白萝卜汤或温开水送服。
③蝉蜕,白附子、僵蚕、天麻、钩藤,全蝎,朱砂。将上药共为极细末混匀,装瓶密封备用。用时,一岁以内服0.5克;1~2岁服一克;2~4岁服1.5克。每日两次,白开水送服。14天为一疗程。
④天麻、防风,细辛、大黄、川芎,甘草(炙)、附子,乌蛇,麝香,赤蜈蚣两条。上药共研为末,蜂蜜为丸,每丸两克,每日两次,姜汤调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