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论出血多少由于其对视网膜的损害,可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特别是位于黄斑部的出血。局部性脉络膜出血又限于脉络膜内者,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结节状或圆形团块,表面有视网膜血管经过,且该处视网膜呈烟雾状灰色或白色,视野在相应处出现暗点。若出血使黄斑区受累,则中心视力显著减退。出血吸收过程缓慢,一般可持续数月。
(一)发病原因
脉络膜出血的病因可有多种,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是重要原因,主要见于老年黄斑变性和高度近视的黄斑病变,通常出血靠近黄斑区,造成中心视力突然下降,此外,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脉络膜炎,视盘水肿,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还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糖尿病等均有可能发生脉络膜出血,除上述情况以外,脉络膜还有一种严重的大量暴发性出血,称为脉络膜暴发性出血。
(二)发病机制
脉络膜出血多来自脉络膜的供应动脉,即睫状后动脉,病理研究曾经发现患眼有后睫状动脉的坏死和破裂,多见有如下几种危险因素:
1.青光眼 临床和病理报告中,不少病例均有青光眼。
2.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本症多见于老年人且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因此,可能是本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有报告婴儿和年轻人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在术时发生本症。
3.其他全身病和眼部疾病 如糖尿病,出血素质,红细胞增多症和血管脆性增高等全身疾病以及高度近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脉络膜血管硬化等眼部疾病。
4.手术操作的有关问题 做内眼手术时切开过快,眼压突然下降至大气压水平,可导致脉络膜大血管或后睫状动脉从巩膜进入脉络膜上腔处破裂出血,术时对眼球不适当的挤压,致玻璃体脱失过多等,均有增加本症发生的可能。
Zauberman通过实验,认为内眼手术中阻断了涡静脉,球后注射过多的麻醉药或球后出血致眶压升高,均可导致涡静脉回流受阻,表现出脉络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手术时眼压下降,血管破裂出血。
若在手术时发生,可见创口翘起,虹膜和晶状体前移,眼内容物从创口脱出,晶状体自行脱出,并有大量玻璃体溢出,继之视网膜和脉络膜脱出,最后为鲜红血液不断从眼内涌出;局麻病人常有烦躁不安,剧烈疼痛,这是一种眼球较大切口手术发生暴发性脉络膜出血严重病人的典型表现,轻症病例,出血较少或较缓,创口关闭后,眼压升高,出血停止,眼底镜下可见脉络膜上腔局限性积血。
1、眼底出血:许多眼底血管性病变的一种共同的表现。全身性血管、血液性病变都可以从视网膜及其血管反应出来,同时也可直接引起视网膜的出血性病变。
2、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炎般表现为非特意性的血管周围侵润血管壁增后形成白鞘。仅侵犯动脉或动脉较少见,多数是两者均受累。
脉络膜出血西医治疗
(一)治疗
暴发性脉络膜出血一旦发生,首先要用各种方法控制出血,达到保存视力和眼球的目的。一般应采取措施及时关闭创口,如果仍无法阻止出血时,可于角膜缘后8~10mm处切开巩膜放出脉络膜上腔积血,往往可以挽救眼球。脉络膜上腔出血后2周左右,凝血块已液化,此期间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使一些患眼恢复部分视力。
(二)预后
病情稳定后,手术可以部分挽救患者视力。
脉络膜出血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