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

概述

个别的口炎性腹泻的病人经给予免谷胶食品后,症状得以改善,但以后发展为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时,再给予免谷胶食品则不能再使症状缓解。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水样大便,慢性持续性顽固腹泻为本病特征。全身症状有发热、体重下降和明显消瘦。体检病人呈恶病质状态,腹部胀满,肠鸣亢进,可见肠型,腹部有轻压痛。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个别的口炎性腹泻的病人经给以免谷胶食品后,症状得以改善,但以后发展为慢性溃疡性空肠炎时,再给以免谷胶食品则不再能使症状缓解,两者的关系尚不清楚。

(二)发病机制

手术标本或尸解中可见空肠回肠有多发性溃疡,溃疡与溃疡之间为平坦或正常黏膜,镜下溃疡处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多核细胞浸润,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肠壁可有斑状增厚,无肉芽肿,炎症浸润和溃疡可扩展到肠壁的全层。

检查

主要症状为腹泻,水样大便,病程绵长,追溯病史往往在幼年期即已有腹泻,病程中可有数天至数月的缓解阶段,缓解期健康良好,无症状,但最终发展为慢性持续性顽固腹泻,有的病人一开始即为脂肪泻或以后发展为脂肪泻,腹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多为绞痛,若发生低蛋白血症,常伴有四肢水肿,本病也容易发生肠出血和肠梗阻,往往成为第1次就诊的原因,全身症状有发热,体重下降和明显消瘦,体检病人呈恶病质状态,腹部胀满,肠鸣亢进,可见肠型,腹部有轻压痛,如发生溃疡穿孔,则出现反跳痛等急性腹膜炎体征。

诊断

诊断

诊断困难,多因肠穿孔或肠梗阻进行手术时始被发现。

鉴别诊断

1.Crohn病:本病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但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瘘,肠梗阻为特点,常伴有发热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呈发作缓解交替出现,重症者迁延不愈,常有各种并发症,预后不良。

2.细菌性痢疾:终年均有发病,多见于夏秋季,主要病变是结肠的化脓性炎症,患者呕吐少,常有发热,腹泻伴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大便混有脓血,镜检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和巨噬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预防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西医治来

免谷胶食物无效,抗生素无效。据报道,泼尼松(prednisone)每天40~80mg,可使某些病人病情缓解,但长期效果尚待今后评价。  

预后  

预后不佳,大多数在发病(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后1~5年死亡。死亡原因为肠穿孔及腹膜炎、多发性脓肿及败血症、不能控制的肠出血及慢性衰竭等。

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中医治来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