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带样和血管周围型)(cutaneous T-cell lymphoid hyperplasia,bandlike and perivascular patterns)可为特发性或由光过敏,药物(通常为抗癫痫药,但也有很多其他药物),接触性皮炎所致,患者可有两型损害中的一种,一种呈广泛性带有鳞屑的红斑,也可见较厚的斑块。另一种损害为较多的丘疹性或结节性损害,临床上酷似B细胞淋巴样增生。通常为特发性。
主要因素(65%):
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带样和血管周围型)可为特发性或由光过敏(以前称光化性类网织细胞增多症,现称慢性光化性皮炎),药物(通常为抗癫痫药,但也有很多其他药物),接触性皮炎(所谓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所致。
次要因素(35%):
其次为疥虫或节肢动物叮咬,有些作者考虑将Jessner淋巴细胞浸润归入本组,另一些作者则认为该病与皮肤淋巴样增生无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患者可有两型损害中的一种,一种损害类似蕈样霉菌病,呈广泛性带有鳞屑的红斑,也可见较厚的斑块,常由药物所引起,另一种损害为较多的丘疹性或结节性损害,临床上酷似B细胞淋巴样增生,通常为特发性,罕由药物引起,损害无自觉症状,表面光滑,呈红到紫色,表皮不受累,亦无鳞屑,皮损消退后不遗留瘢痕,年轻女性多见。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本病应和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结核相鉴别,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或小儿荨麻疹性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皮肤结核病理学检查,可见肉芽肿样病变。
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西医治疗
1、治疗
停止可疑药物,治疗参照皮肤B细胞淋巴样增生。
2、预后
皮损消退后不遗留瘢痕。
皮肤T细胞淋巴样增生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