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肌肉瘤(leimyosarcoma)是起源于平滑肌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表现为单个偶或数个结节,直径不超过5cm,肿瘤预后与其存在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常见发病部位为腹膜后区,可有疼痛。发生于下腔静脉的平滑肌肉瘤因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平滑肌肉瘤除局部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外,血行播散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
病因尚不明。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发病机制(30%):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学检查:瘤体切面呈灰色或灰红色,似鱼肉状,有出血、坏死。瘤细胞呈长梭形,大小不等,胞膜清楚,胞质嗜伊染,可见肌原纤维。细胞呈平行或交织束状排列。
1.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于四肢近端,尤其是下肢。
2.表现为单个偶或数个结节,直径不超过5cm,有的可高出皮面,质地坚实,可破溃,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全身淋巴结转移,肿瘤有明显疼痛。
3.真皮部肿瘤来自于立毛肌,皮下组织肿瘤发生于血管,肿瘤预后与其存在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肿瘤直径<5cm者预后较好,超过40%的真皮部肿瘤易于复发,但极少转移,相反,有1/3的皮下肿瘤可发生转移,并引起死亡,事实上,大多数非血管源性皮下平滑肌肿瘤,长期随访,均有恶性倾向。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未分化或低分化平滑肌肉瘤 可做酸性品红染色,寻找红染的胞质突起,明确肉瘤来自平滑肌细胞。
2.平滑肌瘤与高分化平滑肌肉瘤区别,后者出现核不典型性。
3.平滑肌肉瘤与其他梭形细胞肉瘤鉴别,可做特殊染色确定细胞来源。
平滑肌肉瘤西医治疗
以广泛切除为主,但手术后应警惕复发,并定期随访。
预后
真皮部肿瘤来自于立毛肌,皮下组织肿瘤发生于血管。肿瘤预后与其存在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肿瘤直径<5cm者预后较好。超过40%的真皮部肿瘤易于复发,但极少转移,相反,有1/3的皮肤肿瘤可发生转移,并引起死亡。
平滑肌肉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