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外阴表皮样囊肿

外阴表皮样囊肿

概述

外阴表皮囊肿生长部位多见于大阴唇及会阴部,发生于外阴皮肤或黏膜表皮下深部组织内。囊肿为单发性,也可以是多发性,但常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实际上外阴的皮脂腺囊肿很少见,而多数是表皮囊肿,其内容为角质蛋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表皮囊肿的发生有以下几种可能:

1.来自向表皮分化的外胚叶残留组织。

2.毛囊皮脂腺导管的阻塞。

3.手术外伤引起,致小片表皮种植到真皮组织内,这种情况多见于曾有手术之处,如会阴切开缝合处,会阴修补处。

(二)发病机制

表皮囊肿是由表皮组成,其囊壁包括表皮的棘细胞层,粒细胞层及角质细胞,囊壁的外层也可见到上皮钉脚,囊内常见浅表层角化细胞聚集,切开囊壁,呈灰白色豆渣样物,其中充满角质蛋白,排列成层,如果为时较久,囊内压力较大则鳞形上皮被压为极薄一层扁平上皮,有时在囊壁临近组织中见到有异物巨细胞反应,是由于角化破出所引起。

检查

生长缓慢,一般无特殊症状,在会阴部皮内或皮下有直径约1cm的圆形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微隆起于皮肤表面,但皮肤表面无孔,可随皮肤移动。

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可以做出诊断,脱落的角化物是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外阴大阴唇疝

本病与腹股沟环相连,为可复性肿块,腹压增大时肿块可出现,经挤压肿块可消失为本病特点。

2.外阴中肾管囊肿

该囊肿多位于处女膜,前庭的侧前部位处,一般较小,很少发生感染,多无症状,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3.外阴皮脂腺囊肿

易发生于大阴唇,由于皮脂腺管阻塞引起,囊肿与表皮粘连,质硬,无明显囊性感,可挤出皮脂。

4.外阴皮样囊肿

位于会阴部位的表皮内或皮下,质地较软,囊内含有皮脂或毛发,软骨,支气管组织等。

5.外阴汗腺管囊肿

由于表皮毛囊角质栓塞而阻塞大汗腺管孔引起潴留囊肿,一般无症状,生长缓慢,无需处理。

6.外阴黏液囊肿

位于阴道前庭部或小阴唇内侧,由于阴道前庭小黏液腺导管阻塞引起,囊内壁为高柱状或立方形腺上皮细胞。

7.尿道旁腺囊肿

多位于阴道前庭部尿道口周围,体积小,镜下见囊肿壁覆盖上皮常为移形上皮,壁内可见残余尿道旁腺腺体。

8.外阴圆韧带腹膜鞘状突囊肿

位于外阴前侧,大阴唇内面,囊肿来源于腹膜,囊内含清晰腹膜液体。

预防

外阴表皮样囊肿西医治疗

治疗前: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

通常不需治疗,如果囊肿扩大,出现症状,继发感染或出于诊断需要{虽然表皮样囊肿可以癌变,但不能将其视为癌前病变},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

外阴表皮样囊肿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