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某些食物如山楂、柿子、黑枣等或长期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较硬块状异物,称为胃石症(gastric bezoar)。山楂、柿子、黑枣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胃石。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
由头发构成的毛球较多见,约占文献上报道的毛粪石病例的55%,本病90%是女性,特别是神经质的女孩常有咬咀及咽下头发的习惯,最容易发生此病,毛球主要是由多量的长短不一的头发组成,同时尚可能混有羊毛,毛线和植物纤维等,由于其中含有各种食物的腐败性分解物,其颜色大都是暗绿色或黑色,且常有异常的恶臭。
饮食因素(30%):是由各种植物的皮,籽,叶,根和纤维等结团而成,约占毛粪石的40%,其中最常见者是在食柿后形成,也有因食椰子,芹菜和南瓜等纤维而形成者,食生柿后最易形成植物球,是因为生柿中含大量的柿鞣酸,与胃酸作用即变成一种甚为黏稠的胶状物,就可以把植物的纤维和皮,籽等复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球。
个体因素 (30%):是最罕见的一种,仅占毛粪石的3%~5%,其中最奇特者是油漆工人因有吮吸漆水(一种虫胶的酒精液)之习惯,可以在胃中因松香或树脂的逐渐沉积而形成巨大的结石,某些药物如胃肠造影时服下的钡剂,溃疡病患者服下的碳酸镁或铋剂,也可能在胃内形成结石。
胃石易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轻瘫综合征患者,似与这部分病人胃运动功能紊乱有关,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病程在6个月以内为急性,超过6个月为慢性,急性者多见,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山楂等1~2h即出现症状,半数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呕吐量不多,可有呕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呕血少见,体格检查有30%病例触及上腹部滑行性包块,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
慢性胃柿石患者,因病程较长,症状常与慢性胃炎,溃疡病或胃癌相似,但通过X线钡剂造影或胃镜检查很容易与上述疾病相鉴别。
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无这些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无肯定的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还可伴有贫血表现。
胃溃疡病:胃溃疡症状常不典型可表现为上腹痛及上腹不适等。绝大部分人可出现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有的也无任何症状,直至出现并发症。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主要有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纳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可能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频繁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胃石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内科药物治疗
选用中西药物,以改变患者胃的内环境,使胃石松软、溶解、变小,提高胃动力功能,促进其自然排出。植物性胃石,应用碳酸氢钠治疗的历史悠久,口服常用量为每次3~4g,3次/d,7~10天为1疗程。也可同时加服等量的发泡剂,加强疗效,缩短疗程。
2.手法碎石疗法
对于无明显症状和无并发症的胃石患者,如柿石、山楂胃石等,可以试行腹外按摩压挤,使胃结块破碎变成小块状,然后进行洗胃或给予泻剂,加快结块排出。
3.X线下网套碎石法
早年曾用金属导线制成一网套插入胃管中,在钡剂显示胃石时让套网套住并拉紧导线切割胃石。反复操作使其切成碎块自然排出。也可在此基础上加服碳酸氢钠、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促进排石。
胃石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