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下尺桡关节脱位

下尺桡关节脱位

概述

下尺桡关节的功能是稳定桡骨在尺骨远端的旋转,主要稳定因素是:尺侧侧副韧带,该韧带附着于尺骨茎突尖端,止于豌豆骨和三角骨;三角软骨盘,其附着于尺骨茎突基底到尺骨边缘和桡骨凹;尺侧和后侧的尺桡韧带与关节囊部分相连;旋前方肌;桡骨远端的部分表面和尺骨及骨间膜。下尺桡关节脱位除可与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Galazzi骨折伴发外,亦有不少病例为单发者。下尺桡关节脱位对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常易漏诊,因此,对此脱位的诊断,必须强调以临床表现为主,同时还应尽量利用双侧对比摄片来发现与解决疑难问题。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腕部的扭伤,或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

(二)发病机制

跌倒手撑地,腕部的扭伤或忽然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当下尺桡背侧韧带断裂时,旋前过程即会发生尺骨小头向背侧的半脱位;当下尺桡掌侧韧带断裂时,旋后过程会发生尺骨小头向掌侧的半脱位,如没有三角纤维软骨盘的撕裂或是尺骨茎突骨折,不可能发生完全的尺骨头脱位,换言之,当下尺桡关节完全脱位时三角纤维软骨盘的破裂或尺骨茎突骨折两者必居其一,三角软骨盘的撕裂需在中心部,横形或长形,尺骨茎突骨折常在基部发生,是三角纤维软骨盘及腕的尺侧副韧带牵拉所致。

检查

以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最为多见,此时,可见前臂旋前时尺骨小头向背侧突出,旋后时自动复位,局部肿胀并有压痛,被动活动下尺桡关节,可感知较正常侧松弛,并伴疼痛,有时出现弹响。

主要为下尺桡关节局部症状,表现为:

1.腕痛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 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2.弹性隆起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

3.活动受限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4.肿胀 一般较轻。

诊断

1.腕痛

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

2.弹性隆起

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

3.活动受限

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骨损伤时尤甚。

4.肿胀

一般较轻。

5.X线摄片

对此脱位的诊断,必须强调以临床表现为主,同时还应尽量利用双侧对比摄片来发现与解决疑难问题。

预防

下尺桡关节脱位西医治疗

1、治疗

此种损伤应于急性期,旋后位短臂石膏托制动4~6周。如急性期失去治疗机会,常会遗留下尺桡关节的松动、不稳定,引起腕部的无力和疼痛。

下尺桡关节掌侧脱位,损伤较重,除腕部肿痛,尺骨小头突向掌侧外,腕及前臂旋转活动明显受限。尺骨小头常绞锁于脱位位置,而需麻醉下复位。复位时,前臂应于旋后位,牵引下向背侧推压尺骨小头,复位时常伴有弹响声。复位后短臂石膏托制动4~6周,前臂应置于旋前位。

2、预后

预后常欠佳。

下尺桡关节脱位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资料。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