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小儿鞍上生殖细胞瘤

小儿鞍上生殖细胞瘤

概述

鞍上生殖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基本相同,但其临床特点又有独特之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生殖细胞瘤(germinoma)、胚胎性癌,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和畸胎瘤。其中生殖细胞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畸胎瘤。鞍上生殖细胞瘤以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所在的部位,常见松果体区症状,颅内压增高、局部症状和性发育异常,肿瘤如在鞍区可出现尿崩等症状。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鞍上生殖细胞瘤起源于第三脑室底部和垂体柄生殖细胞,病因不清。

(二)发病机制

典型的鞍上生殖细胞瘤起源于第三脑室底部和垂体柄,局部生长可压迫视丘下部,视交叉及临近结构,少数起源于鞍内向鞍上生长,可侵犯视神经或视交叉使其增粗变形,表现类似视神经胶质瘤,鞍上生殖细胞瘤的分化度差,恶性程度高,局部多呈浸润性生长,而且沿脑脊液循环及血循环播散种植或转移的发生率也较松果体区者高,约为33%,起源于生殖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大多呈灰红色,质软易碎,可见出血,囊变及钙化,镜下肿瘤由大的肿瘤细胞和小的淋巴样两种细胞组成,前者呈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核大圆,染色体较小;淋巴细胞存在于间质中或混于瘤细胞间,肿瘤恶性度为Ⅱ~Ⅲ级。

检查

病程较长,临床主要表现为尿崩症,视力视野障碍及视丘下部-垂体功能紊乱,部分病人可出现颅内压增高(11%),尿崩症几乎发生于所有儿童,并多以此为首发症状,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或梗阻室间孔造成颅内压增高均可导致视神经原发或继发萎缩,而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可以表现为双颞侧偏盲,同向性偏盲或视野向心性缩小,丘脑下部-垂体功能紊乱可表现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或消瘦。

诊断

有长期尿崩症病史的学龄期儿童,尤其是女孩,当合并有视力视野损害或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颅内压增高时,应想到此病的可能,可进一步行神经放射检查或脑脊液和血液的实验室检查。

此病需与儿童颅咽管瘤,垂体瘤和视神经胶质瘤鉴别。

预防

小儿鞍上生殖细胞瘤西医治疗

鞍上生殖细胞瘤的质地稍硬且血运丰富,多向周围重要结构浸润生长,手术切除难度大,视神经和视交叉减压多不如垂体瘤和颅咽管瘤充分,而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多。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肯定肿瘤性质明确诊断;行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减压以改善或保存视力;解除脑脊液循环的梗阻。鞍上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极敏感,术后应常规放射治疗,为防止脑脊液的播散转移,多采用全脑脊髓轴照射(CSI)。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在立体定向活检后行放疗。高度怀疑本肿瘤也可行试验性放疗(20Gy),肿瘤多在放疗后明显缩小。此类肿瘤对化疗也很敏感,目前多与放疗的联合应用来减少放疗的剂量和照射范围,以防止放疗造成儿童发育停滞等副作用,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卡铂、甲氨蝶呤等。

预后

鞍上生殖细胞瘤较松果体区同类肿瘤的预后差,但随着放疗设备和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其生存率不断提高。1979年Onoyama报道经过有效综合治疗后,鞍上生殖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可达82%,1997年Masao报道5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包括松果体区同类肿瘤)经过放疗后,15年生存率为87.9%,有10%的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

小儿鞍上生殖细胞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