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小儿血清病

小儿血清病

概述

血清病是一种由于外来抗原性物质(异体动物血清和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等)进入体内而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血清病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症状等。

病因

发病原因:

人体接受异类血清后,经过7~14h的潜伏时间开始发病,如果注射过动物血清的人再次注射同样的血清,可加速血清反应,在儿科目前需要抗毒血清治疗的疾病几乎只有白喉和破伤风。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等也可以引起血清病。

发病机制:

血清病是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典型例子,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全身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激活补体,造成组织损害。

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游离过敏毒素,进一步释放组胺,增强血管通透性;并产生趋化因子,使中性粒细胞聚集,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出溶酶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此外,抗原抗体复合物还可活化激肽系统,产生急性炎症性作用,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和血清中补体成分下降,血清病过程中出现的荨麻疹为IgE类抗体引起,而关节的症状是IgG和IgM抗体与抗原组成的免疫复合物在关节沉积的结果。

检查

典型的血清病发生在注射异体抗原后的7~12天,也有迟至3周者,如既往有过同样异体抗原的接触,则症状以快速方式出现,可在注射后1~3天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和关节酸痛,体温上升(38~40℃)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但有时也可先见皮疹或二者同时出现,皮疹大多为荨麻疹,偶见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环形疹,紫癜,亦可几种类型的皮疹夹杂在一起,皮疹经常先出现于注射血清部位,短时间内蔓延全身,受压部位皮疹往往较密较深,如系腰带处,病情较重者,眼睑,面颊,甚至手脚都显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为常见症状,关节酸痛不多见,局部红肿者罕少,但大小关节都可波及,如踝,膝,腰,腕,指趾,本病一般为自限过程,病人多在7~10天恢复,大多数患儿一般状况好,一切症状与体征都能逐步自行性消退。

诊断

结合注射血清或使用青霉素,磺胺等药物的历史和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未查明上列用药历史之前,发热与关节痛较为突出的病例,易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以发热与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时,可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出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时,亦可引起诊断上的怀疑,但凭上列疾病各自的特点以及血清病的典型发病过程,鉴别诊断亦比较简单。

预防

小儿血清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1.立即停用有关药物:立即停用异体动物血清或有关药物,避免大量新抗原的再次刺激。   

2.阿司匹林和抗组织胺治疗:对阿司匹林和抗组织胺治疗反应良好。   

3.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可使荨麻疹迅速消退,但效果只是暂时的。   

4.激素治疗:关节炎、肾脏或神经系统合并症较重时,应适当考虑激素治疗。   

(二)预后   

患儿得到及时处理多数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致急性喉阻塞,并危及生命。

小儿血清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