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

概述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HDN) 为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而引起的出血,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叫新生儿出血症。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为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

1.维生素K储存量低:由于维生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孕母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孕母维生素K只有10%可通过胎盘达到胎儿,胎儿维生素K贮量少,故婴儿出生时血中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亦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低出生体重儿血中维生素K水平更低。

2.摄入不足: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15µg/L)仅为牛奶(60µg/L)的1/4,同时母乳喂养儿肠道菌丛产生维生素K也较少,初生母乳量又不足等等,因此,母乳喂养者发病率较牛奶喂养者高15~20倍,母亲饮食中缺乏维生素K,如绿色蔬菜,豆类,肝及蛋等,更至维生素K的缺乏。

3.合成不足:维生素K主要由正常肠道菌群合成,初生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肠道炎症或口服抗生素等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致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

4.其他:患儿有肝胆疾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因胆汁分泌减少,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加重维生素K缺乏,某些因素可促使维生素K不足的新生儿发生出血,比如母亲产前应用某些药物,如抗惊药,抗凝药(双香豆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妊娠或分娩过程发生合并症等,可加重维生素K缺乏。

(二)发病机制

维生素K缺乏之所以导致出血,是由于某些凝血因子的凝血生物活性直接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凝血因子Ⅱ,Ⅻ,Ⅸ,Ⅹ的谷氨酸残基需要经过羧化过程,它们的谷氨酸残基需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具有更多的Ca2 结合位点,增加钙结合位点,才具有凝血的生物活性,这一羧化过程需要一种依赖于维生素K的羧化酶参与,故这4种凝血因子又名维生素K依赖因子,如发生维生素K缺乏,这4种凝血因子就没有活性,上述4种凝血因子只是无功能的蛋白质,不能参与凝血过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

检查

主要特点是患儿突然发生出血,而其他情况都很正常,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没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1后,可在几小时内出血可很快停止,根据发病日龄及合并症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1.早发性出血:少数患婴于娩出过程或出生后24h内发生出血,多与孕母用药有关,如抗凝药(双香豆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这些药物可干扰胎儿维生素K的功能,出血程度轻重不一,出血部位不同,从轻微的皮肤出血,脐残端渗血至大量胃肠道出血及致命性颅内,胸腔或腹腔出血等。

2.典型的新生儿出血症:生后2~7天发病,多数于第2天或第3天发病,早产儿可迟至2周,多见于母乳喂养儿,出血程度轻重不等,—般为少量或中量出血,但有些轻度出血可为严重致命出血(如颅内出血)的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可发生消化道或脐端大出血导致休克,出血部位以胃肠道(便血和呕血)最常见,其他有脐带残端,皮肤出血以受压处最多见,受压处呈大片瘀斑,甚至发展成血肿 ,穿刺部位长时间渗血,鼻出血,肺出血,帽状腱膜下,颅内出血,注射部位或手术伤口的渗血,尿血,阴道出血等偶可见到。

诊断

诊断

健康新生儿生后2~5天发生自然出血现象,血小板和出血时间正常,可考虑本病,若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但出血时间正常,则可确诊,注射维生素K1或新鲜血浆等治疗有效,可为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1.胃肠道出血:应与咽下综合征,应激性溃疡,消化道畸形和感染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鉴别,这些患儿无凝血障碍,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出生时咽下母亲产道的血液或带血的羊水等,于生后不久即发生呕吐,呕吐物呈棕色,也可有血便,但血量均微,洗胃后可止吐,另外,碱变性试验(Apt试验)有助于鉴别母血及儿血。

2.产伤性出血:多发生于分娩的先露部位,生后即出现,但需注意产伤偶可与本病同时并存,使出血加重。

3.其他:如脐部出血应与脐带接扎不紧,脐部感染或肉芽肿等所致出血鉴别,阴道出血应与“假月经”鉴别,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在新生儿早期发生消化道出血。

预防

新生儿出血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维生素K1:一旦怀疑本病,应立即给维生素K1治疗,治疗量为每次1~5mg缓慢静脉注射(1mg/min),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面色潮红、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奏效最快,一般在注射后4h内凝血酶原时间即可趋于正常。应避免采用肌内注射,因易引起注射部位大量出血。也可采用皮下注射,药物能被较快吸收,注射后可采用压迫止血。  

2.输新鲜血:出血量较多的患儿,会导致急性失血性贫血和失血性休克,应立即给生理盐水纠正休克,同时根据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给予输血,每次输新鲜血10~20ml/kg。轻者可输库存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肝脏不能合成凝血因子,虽用维生素K1治疗,常不能迅速奏效,最好同时输新鲜血治疗。  

3.禁食:对消化道出血者,要暂时禁食,从肠道外补充营养。  

4.其他:脐部出血要做好包扎。穿刺部位出血要压迫止血。  

(二)预后  

与出血部位、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一般预后良好,多于生后10天内止血,不再复发。出血过多,治疗延误者可导致死亡,颅内出血者预后差,重者死亡,幸存者常留后遗症。

新生儿出血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