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眼眶淀粉样变性

眼眶淀粉样变性

概述

眼眶淀粉样变性(orbital amyloidosis)是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眼睑、结膜和眶内引起的异物肉芽肿反应。,原发性眼眶局部淀粉样变性罕见,常为全身淀粉样变性的一部分。

病因
病因:

原因未明,此病变是一种浆细胞参与的病变,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有部分病例继发于长期的眼部感染及慢性炎症,血管炎,海绵状血管病等,部分病例继发于骨髓瘤(多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不管是继发或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浆细胞均参与病变的过程,故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有关,部分病例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说明与遗传有关。部分病例继发于长期的眼部感染及慢性炎症、血管炎、海绵状血管病等,部分病例继发于骨髓瘤(多发性)、巨球蛋白血症、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等。

检查

全身表现:原发性淀粉样变是常见的类型,,如皮肤、咽、支气管分支、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神经和血管等处有淀粉样蛋白沉着,产生病变;当心脏受累时引起心衰,舌受侵犯时舌变肥大,使吞咽、说话困难;肠病变导致肠蠕动和吸收功能障碍。

眼部表现:眼睑淀粉样蛋白沉着时,表现为皮肤有蜡黄色结节,因血管周围淀粉样蛋白沉着使血管脆弱,眼睑因轻微外伤便可出血。眼睑皮肤受累总是与全身淀粉样变性有关,局限在结膜、泪腺和眼眶的病变,而无眼睑皮肤受损,一般预示无系统病变,在这些病例中,全身进行淀粉样变性的检查,其结果往往阴性。

局限于眼眶的淀粉样变性非常罕见,一般淀粉样蛋白先沉积在结膜,再沿血管周围向后蔓延到筋膜囊和眼眶。最典型的病变是淀粉样蛋白沉积在上、下穹窿结膜和结膜下组织,上睑板、上睑提肌肌腱、肌肉和MÜller肌,使上睑增厚肥大,引起上睑下垂。如翻开眼睑,可见脆而易出血的实体赘生物。淀粉样蛋白沉积在泪腺使泪腺肿大,侵犯肌肉使眼外肌肥大,眼球活动受限,如多条眼外肌受累可能导致冻结眼(frozen globe)。巩膜和视神经周围受侵犯,可能影响视功能,还可侵犯眼眶其他组织,引起眼球突出,眼眶出血等。肿块可压迫眶骨产生眼眶骨质压迫性吸收,但没有骨质破坏。

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主要由感染和炎症慢性刺激所致,参与炎症过程的浆细胞可能与淀粉样蛋白沉着有关。结核、类风湿关节炎、麻风和骨髓炎等引起淀粉样蛋白在肝脏、肾脏、脾脏和肾上腺等实质器官沉着;也可以累及双眼睑,但眼眶很少受侵犯。眼局部的炎症或感染引起局部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少见,如结、角膜慢性发炎、感染有时导致结角膜淀粉样蛋白沉着,但眼眶内沉着非常罕见。

系统性浆细胞增生、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和B细胞性淋巴瘤可能由于免疫球蛋白片断的过度合成而导致淀粉样蛋白在眼眶内沉着;淀粉样变性也被视为老年化的一部分,尸检发现老年人常有淀粉样变性。

诊断

眼睑皮肤蜡黄肿块,穹窿结膜有硬脆,易出血的赘生物具有诊断价值;CT检查,要明确诊断,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注意全身其他器官有无淀粉样变性改变,并排除相关全身疾病。

预防

【治疗】

原发性病变,可采用皮质激素治疗。继发性病变,根据原始病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对因治疗方案。对于局限或影响眼部功能的病变应手术切除,但术后容易复发,全部切除手术难度大。

除对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的基础疾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外,对于任何类型的淀粉样变性本身,迄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

眼眶淀粉样变性西医治疗

原发性病变,可采用皮质激素治疗。继发性病变,根据原始病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对因治疗方案。对于局限或影响眼部功能的病变应手术切除,但术后容易复发,全部切除手术难度大。

除对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的基础疾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外,对于任何类型的淀粉样变性本身,迄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长期抗原刺激产生淀粉样变性的因素;抑制淀粉样物纤丝的合成;抑制淀粉样物的细胞外沉积;促进淀粉样物的再吸收。

眼眶淀粉样变性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