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眼眶蜂窝织炎

眼眶蜂窝织炎

概述

眼眶蜂窝织炎是发生于眼眶软组织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可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并通过颅内蔓延或败血症危及生命,常被视为危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

多由邻近组织的细菌感染扩展引起,以鼻窦,鼻腔及牙齿为最常见,其次为面部疖肿,睑腺炎,也可发生于眶骨膜炎,眶外伤伴眶内异物存留,手术后感染等。

分眶隔前蜂窝织炎,和眶隔后蜂窝织炎。前者较轻,眼球未受累,视力良好。眼球运动无障碍,无球结膜水肿。后者较严重。常伴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眼部表现:眼球明显突出,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眼球运动受限,炎症甚至可蔓延至眼内引起葡萄膜炎,视网膜水肿等。

治疗原则:尽早采用足量的广谱抗生素,根据病情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眼局部同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频点患眼,如果角膜有暴露要用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如果化脓局限形成脓肿,可切开引流。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此病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流感杆菌引起非化脓性炎症;厌氧链球菌是常见的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杆菌为全身衰弱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蜂窝织炎常见致病菌,其感染途径有:

1.最常见为眶周围结构炎症蔓延 占全部病例60%~84%,主要为鼻窦炎症侵及眶前部组织,筛骨板很薄,为0.2~0.4mm,并且有血管,神经穿过,因此筛窦炎症容易扩散入眶,其次为额窦,上颌窦及蝶窦炎症;牙周炎及根尖炎引起上颌窦前壁脓肿,向上波及眼眶;栓塞性静脉炎经翼静脉丛进入眼眶;面部及眼睑疖肿,丹毒治疗不及时炎症蔓延至 眶隔前软组织;急性泪囊炎向眼眶的蔓延。

2.外伤直接 感染 眼睑穿通伤后,伤口处理不当,化脓性细菌直接 感染,形成蜂窝织炎,眼眶异物未及时取出,尤其是植物性异物,携带细菌多,易引起感染,并可伴有瘘管形成,瘘管闭塞时,蜂窝织炎发作,瘘管引流时又可暂时好转。

3.血行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化脓灶经血行迁徙至眼眶,或脓毒血症时眼眶同时发生炎症。

4.其他 眼肌手术;视网膜脱离环扎或外加压手术;筋膜炎向眶内脂肪蔓延;细菌性眼内炎眶内蔓延;眼内肿瘤坏死及广泛的Coat’s病继发球周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人伴有眼眶蜂窝织炎等。

(二)发病机制

病原体被带入眼眶内,不断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引起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管壁渗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使组织水肿,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炎症症状,病灶内可见病原菌繁殖,白细胞最终崩解,释放蛋白溶解酶,使局部组织坏死,溶解,形成脓肿,其周围由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形成的肉芽组织构成脓肿壁,壁内不断形成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

检查

眶深部蜂窝织炎全身症状较眶前部严重,尤其在脓毒血症,海绵窦栓塞时,高热,畏寒,脑膜刺激症状存在,眼部表现有:

1.疼痛 眼眶及眼球疼痛,压痛明显,眼球转动时加重。

2.水肿 眼睑充血水肿,结膜水肿突出于睑裂之外,并可见结膜干燥,糜烂,坏死。

3.角膜 因眼睑结膜高度水肿,睑裂不能闭合,角膜暴露而引起角膜炎,占21%~25%。

4.眼球突出 轴性眼球突出,当对侧眼球也突出时,应注意是否有海绵窦栓塞存在。

5.视力下降 组织水肿压迫视神经或视神经受累伴视神经炎,约占2%。

6.眼肌 眼球运动障碍,多为各方向运动不足,严重者眼球固定。

7.眼底 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

8.瞳孔 瞳孔传导障碍为传入性反应障碍,直接光反射消失。

9.合并颅内感染时出现神志不清。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

眼眶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除眼部症状外,发病急,进展快,全身不适,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儿童时期恶性肿瘤可有类似临床表现,需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蜂窝织炎应与儿童时期眼眶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如横纹肌肉瘤,绿色瘤等。

1.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死亡率高,部分病例有外伤史,临床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表现似急性,亚急性炎症,患儿全身情况差,眼部疼痛,眼睑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发展迅速,多向前下方突出,由于肿瘤出血,坏死,眼球突出可以突然加重,多数病例在眶缘可扪及肿物,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眼底可见视盘及视网膜水肿,超声显示眶内有占位病变,边界清,前缘不规则,肿瘤内回声低而少,眼球筋膜囊加宽,视盘水肿,眼球受压变形,CT显示眶内有软组织密度影,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外周血检查正常。

2.绿色瘤(chloroma) 即粒细胞性白血病直接浸润眶骨或眶内软组织形成肿块,绿色瘤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多见10岁以下儿童,发病急,发展快,伴低热或鼻出血,眼球突出,眼睑结膜充血水肿,睑裂不能闭合,暴露性角膜炎,眼球运动障碍,全身检查发现肝,脾大,可发现身体其他部位肿物,超声及CT均可发现眶内占位病变,外周血检查见幼稚白细胞,骨髓穿刺见大量不成熟的粒细胞可以确诊。

3.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分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转移期4期,其青光眼期和眼外期,患儿常有哭闹,全身不适,眼畏光流泪,眼睑充血水肿,睑裂不能闭合,角膜溃疡,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等,注意患儿瞳孔呈黄白色,X线显示眶腔扩大,可见视神经管扩大,超声探查显示玻璃体腔内有实性肿物,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常见钙斑反射及声影,视神经增粗,眼外期可见眶内有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与眼内实性肿物连续,CT对眼外期有特征性发现,常见肿瘤内有不规则钙斑。

4.黄色瘤病(xanthomatosis,Hand-Schüller-Christian syndrome) 是一种多灶性病变,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以颅骨破坏,眼球突出,尿崩症三联征为特点,全身表现有发热,不适,营养不良,肝脾淋巴结肿大,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视力下降,眼球固定,上睑下垂,X线检查发现扁平骨多灶性溶骨性改变,呈地图样,CT常见眶壁骨破坏,软组织占位病变。

成人眶蜂窝织炎需与眼眶恶性肿瘤及炎性假瘤鉴别。

眼眶恶性肿瘤病程短,眼睑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及视力下降,超声显示眶内有占位病变,缺乏眶内脂肪水肿征,CT显示眶内占位病变外,同时显示骨破坏。

炎性假瘤发病急者需与眶蜂窝织炎鉴别,其鉴别点为眼部症状不伴有发热不适,超声探查显示球筋膜水肿及T型征,同时可显示不规则占位病变或眼外肌,泪腺肿大,视神经增粗等,CT扫描优于超声,显示脂肪内高密度肿块,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伴有眼球壁增厚,眼外肌肥大,泪腺肿大,眶蜂窝织炎有脓肿形成时也可有不规则的高密度区 两者需结合临床进行鉴别,与眼眶寄生虫鉴别,如果虫体死亡,裂解层引起炎症反应和眼眶脓肿,应在手术中仔细寻找有无寄生虫。

预防

眼眶蜂窝织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   

应作病变区组织细菌培养,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在未明确病原体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宜使用大剂量,静脉给药。同时应处理鼻窦炎症。病情好转后,应持续用药1周或改用口服给药。   

(二)预后   

治疗及时,处理正确,炎症得以消退,不留后遗症。否则,炎症可向深部蔓延,引起眶深部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其死亡率19%。失明也有报道。

眼眶蜂窝织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