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眼眶脓肿

眼眶脓肿

概述

眼眶脓肿(orbital abscess)是炎症反应,坏死组织和化脓性病菌一起聚积在眶脂肪内,脓肿多数位于肌肉圆锥内,少数位于肌锥外。脓肿和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对眼眶和眼部结构产生严重破坏。

病因

1.发病原因:眼眶脓肿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特发性极其少见,感染可经3种途径进入眶内:①邻近组织感染直接扩散:筛窦炎,上颌窦炎,额窦炎,牙或牙龈感染,皮肤疖疮,脓肿和湿疹,头皮感染,鼻前庭感染;②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眼眶:流行性感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牛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③穿通伤,植物异物存留于眶内;钝挫伤引起窦腔壁骨折伴感染。鼻窦,尤其是筛窦和上颌窦感染导致眼眶脓肿多见,也可由眼眶蜂窝织炎治疗不彻底引起,脓腔内脓液培养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类白喉菌和厌氧菌等。与其有关的疾病如下。

2.发病机制:病原体被带入眼眶内,不断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引起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使组织水肿,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炎症症状。病灶内可见病原菌繁殖,白细胞最终崩解,释放蛋白溶解酶,使局部组织坏死,溶解,形成脓肿,其周围由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形成的肉芽组织构成脓肿壁,壁内不断形成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

检查

患眼肿胀、疼痛,眼睑红肿特别明显,局部温度升高,压痛,上睑机械性下垂,睑裂小,甚至消失。

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结膜突出于睑裂之外,致使眼睑不能闭合,产生暴露性角膜结膜炎,角膜溃疡。眼球前突,活动受限甚至眼球固定,因眼眶组织炎性水肿,眶压升高,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回流受阻或中央动脉阻塞,也可能产生脓毒性视神经炎,引起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晚期病例,脓液沿眼球与眶壁之间隙,穿过结膜而流出。

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头昏、头痛,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

诊断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诊断。

2.鉴别诊断

(1)眼眶神经鞘瘤:当眼眶脓肿局限,眼部及全身急性炎性症状不明显时,需与其进行鉴别。神经鞘瘤病程为进行性,为逐渐加重的过程,无炎症病史。超声探查多为实性占位病变,内回声或多或少,可以呈分叶状或囊样变。CT图像不伴有鼻窦炎症改变,病变可被强化。仔细询问病史和病变过程,常有助于鉴别诊断。

(2)眼眶恶性肿瘤:儿童眼眶脓肿与横纹肌肉瘤、绿色瘤等进行鉴别。成人与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癌进行鉴别。恶性淋巴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多见于泪腺区。病程短,眼睑水肿,上睑下垂,结膜明显水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眶区触及肿物。临床症状与眶脓肿有相似之处。超声探查见眶内形状不规则占位病变,内回声少,不可压缩。眶脓肿为囊性病变,可压缩。CT显示淋巴瘤为高密度影,并且可被强化,可与眶脓肿进行鉴别。

预防

【治疗】

1.大剂量广谱抗菌素单独或联合使用,静脉滴注1-2周,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2.脓肿距眶缘较近或有瘘管时应在皮肤面切开排脓或将瘘管切除,充分分离脓肿分隔,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用抗生素每天冲洗脓肿腔, 7天后去除引流条或引流管。

3.脓肿较深时进行介入性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用粗针穿刺抽吸出脓液后,囊内注入广谱抗生素药液。吸出物作细菌培养,待结果回报后。改用敏感抗生素囊内注入灌洗。

4.如有异物存留,应行开眶异物取出术。否则炎症很难完全控制。

5.鼻窦炎症在全身治疗未见好转时,请耳鼻喉科医生作鼻窦引流术。

眼眶脓肿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全身治疗同眶蜂窝织炎。

2.脓肿距眶缘较近或有瘘管时应切开排脓或将瘘管引流,必要时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用抗生素每天冲洗脓肿腔。引流条7天后去除。

3.脓肿较深时进行介入性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用粗针穿刺抽吸出脓液后,囊内注入广谱抗生素药液。吸出物作细菌培养,待结果回报后。改用敏感抗生素囊内注入灌洗。

4.如有异物存留,应行开眶异物取出术。否则炎症很难完全控制。

5.鼻窦炎症在全身治疗未见好转时,请耳鼻喉科医生作鼻窦引流术。

(二)预后

眼眶脓肿对眼眶结构破坏较大,并发症较多,应用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否则,眶内压升高,视力严重损害不可恢复。

眼眶脓肿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