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耳瘘(hereditary auricular fistula)又称耳孔(ear pit),指耳部于出生后即有的无症状异常小孔或小瘘管。这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国内抽样调查,其发生率达1.2%,可一侧或双侧发病,单侧和双侧之比约为4:1。男女之比约为17:1。
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瘘或耳前瘘是由于第一及第二鳃弓未能很好联合所引起的,最常见于耳轮上区或其前部,多见于男性,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可呈双侧或单侧耳瘘。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位于耳轮上部或其前方的小孔,可无症状,有时在婴儿期或儿童期见间歇排出一种白色乳酪状液体,其中包括细胞碎屑,若有继发感染,可致耳前淋巴结化脓并肿大,也可在瘘管口形成小的肉芽肿性结节,起于第一鳃弓的颈耳瘘甚为少见,可从外耳道延伸至下颌角下的颈部,感染后发作性排脓可一直延续至中年,偶可伴有复发性中耳炎。
诊断
根据家族史和临床表现,可予以诊断。
鉴别诊断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遗传性耳瘘西医治疗
(一)治疗
如合并炎症,即应作手术切除。应注意此瘘管可深达2~3cm,必须彻底切除。
(二)预后
感染后发作性排脓可一直延续至中年,偶可伴有复发性中耳炎。
遗传性耳瘘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