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鼻病。又称鼽嚏。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鼻鼽多由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侵入而引起。治疗以补肺祛风散寒为主,此外可用碧玉散吹鼻,并配合针灸治疗。预后良好。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应尽量去除诱发因素。
鼻鼽的原因主要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此外脾虚则脾气不能输布于肺,肺气也虚,而肺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风邪得以内侵。故鼻鼽的病变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
鼻鼽的原因主要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此外脾虚则脾气不能输布于肺,肺气也虚,而肺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风邪得以内侵。故鼻鼽的病变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
鼻鼽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其曰:“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论述也较多,如金代《刘河间医学六书》中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对鼻鼽的病因,明代《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鼻鼽一般症状发作突然,先感鼻腔发痒、酸胀不适,继则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质稀量多,嗅觉暂时减退。检查见鼻内粘膜肿胀湿润,其色淡白或灰白。全身症状可有头痛 头昏 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发作短暂 消失后则如常态。若兼有脾虚 则纳呆腹胀,便溏 苔白舌淡,脉濡弱;若兼肾虚 则腰膝酸软,遗精早泄 形寒怕冷,夜尿多,苔白润,质淡嫩,脉沉细。
鼻鼽西医治疗
可以鼻喷类固醇激素若布地奈德鼻喷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生理海水鼻腔冲洗。
鼻鼽中医治疗
①内治:肺气虚寒为主者,宜温补肺脏、祛散风寒,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脾气虚弱为主者,宜健脾益气、升清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阳虚弱为主者,宜温壮肾阳、固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②外治:宜用辛散风寒,行气活血,兼以解毒通窍的药物。用碧玉散吹鼻,每日3~4次。或用荜菝适量,研末,每用少许吹鼻内 每日2~3次,或用鹅不食草药膏 涂入鼻腔,每日2~3次。或以干姜适量研末,蜜调涂鼻内。
③针刺:可选用风池、迎香、禾□为主穴,肺俞、脾俞、肾俞为配穴,每次轮换使用主穴、配穴各一对,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④穴位注射:按上述选用穴位,注入50%当归注射液,每次0.5~1毫米,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