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产后血瘀

产后血瘀

概述

产后血瘀多由产后百脉空虚,起居不慎而使寒邪乘虚侵入胞宫胞脉,血为寒凝,瘀血内阻;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不达,气滞血瘀;或胞衣残留,冲任不畅,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而成。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继发出血性休克及易于发生感染。随病因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

病因

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4类。

1、宫缩乏力: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及排出,母体宫壁血窦开放致出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产后宫腔容积缩小,肌纤维收缩加强,使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内血管被压迫止血,与此同时血窦关闭,出血停止。同时由于孕产妇的血液呈高凝状态,粘在胎盘剥离后损伤血管的内皮胶原纤维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纤维蛋白沉积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块,有效地堵塞子宫血管,使肌纤维收缩后放松时也不再出血。若胎儿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若未剥离、血窦未开放时尚不致发生出血,若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可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分娩过程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异常头先露或其他阻塞性难产,致使产程过长,产妇衰竭;产妇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妇贫血、妊高征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均可影响宫缩。  

2、软产道裂伤:为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往往可致胎儿尚未娩出时宫颈和(或)阴道已有裂伤。保护会阴不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致会阴阴道裂伤。而会阴切开过小胎儿娩出时易形成会阴严重裂伤,过早会阴侧切也可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阴道严重裂伤可上延达穹窿、阴道旁间隙,甚至深达盆壁,阴道深部近穹窿处严重撕裂,其血肿可向上扩展至阔韧带内。分娩过程中,宫颈发生轻微裂伤几乎不可避免,通常裂伤浅且无明显出血,不作宫颈裂伤诊断。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尚未开全的宫颈时,严重时可向下累及阴道穹窿,上延可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检查

产后血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继发出血性休克及易于发生感染。随病因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

1、宫缩乏力:多在分娩过程中已有宫缩乏力,延续至胎儿娩出后,但也有例外。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延缓,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许流血,胎盘剥离后因子宫收缩乏力使子宫出血不止。流出的血液能凝固。未能及时减少出血者,产妇可出血失血性休克表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弱及血压下降。检查腹部时往往感到子宫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系因子宫松软无收缩缘故。有时胎盘已剥离,但子宫无力将其排出,血液积聚于宫腔内,按摩推压宫底部,可将胎盘及积血压出。  

2、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是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此点与子宫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有所不同。软产道裂伤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若裂伤损及小动脉,血色较鲜红。  

3、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不易止血。

诊断

产后血瘀除从面血量进行诊断外,还应对病因作出明确的诊断,始能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处理。

 

预防

产后血瘀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产后血瘀中医治疗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生化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炙甘草。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左右,分2次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小腹胀甚于痛,胸胁胀满者,加枳壳、乌药、木香;若恶露不绝;加炒蒲黄、炒五灵脂;若腹痛肢冷,加桂枝;若气虚挟瘀,小腹空坠,加党参、黄芪;若瘀久化热,恶露臭秽者,去炮姜,加蒲公英、败酱草;若胞衣残留不下,血出不止者,加川牛膝,桃仁以化瘀清宫,达到止血。

(二)外敷药物

1.蒲黄、炒五灵脂各60克,为末,以醋调膏敷于小腹。

2.玄胡、当归、肉桂各等份,为末,掺金仙膏贴关元穴。

3.川芎、蒲黄、五灵脂、吴萸、红花、乳香、没药,共为粗末,加醋炒热,熨于脐下,每次20分钟,日2次,l料可连续用5天。

4.当归、川芎、桃仁、姜炭、红花、肉桂、玄胡、五灵脂、香附、甘草,共熬成膏贴丹田处。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