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胆热

胆热

概述

胆热,病证名。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慢性胰腺炎。

病因

本证多因外感热邪或情志内伤,导致郁热壅于胆腑或气郁化热,少阳枢机不利所引起 属实证。其病位在胆,往往涉及肝、脾、胃等脏腑。

检查

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液,舌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胆热犯胃、胃阴不足4个证型,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结合分型辨症治疗。

预防

胆热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胆热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清热泻胆。

一、中药治疗: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味: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包)、大黄,本方适用于少阳热重兼痰湿之证。纳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l剂。

2.加减变化:呕吐酸水者,加服左金丸3~5克,每日3次;肢体痛者,加桑枝、薏苡仁、丝瓜络;湿热发黄,热重湿轻者,去陈皮、半夏,加茵陈;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佛手。

二、中医的其他治疗:

(一)外敷药物

1.竹茹、生姜适量,绞汁,棉浸擦胸口,用于呕酸苦水。

2.青皮15克,为末,醋炒敷胁下,用于胸胁胀痛。

3.南星捣烂,置杯内,扣脐上,起泡挑去泄水,用于黄疸。

(二)灌肠疗法

1.生大黄25克,煎煮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2.生大黄20克,青蒿15克,黄芩15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少阳胆经热甚之证,热郁少阳半表半里,以致权机不利,必以清胆之剂泄其热而利其枢机。

(二)胆病影响脾胃,化生湿热痰浊,少阳相火衰煺易见呕逆吞酸等症;湿热留连易发黄疸,必辅以或加强辛开苦降芳化利湿煺黄之品.因胆热常可横逆于胃而形成胆胃不和之证,故治疗时,一则要注意胆胃并治提高疗效,二则要时时注意维护胃气,切勿过用苦寒,以免伤胃。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