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高潮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神志疾病。癫狂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所伤,《证治要诀》中说:“癫狂由七情所郁”,如果外来刺激比较强烈、持久,超过个体耐受的限度,或者由于个性和体质的原因在刺激作用下也容易导致该病。
癫狂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所伤。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如果外来刺激比较强烈、持久,超过个体耐受的限度,或者由个性和体质的原因在刺激作用下容易致病。
1、可有家族史。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发病偏多。
2、以情感过度高涨与低落、躁狂状态与抑郁状态交替出现为基本特点。躁狂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反应迅速,动作增多,甚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动作减少,睡眠障碍,甚至有自杀倾向等。
3、上述躁狂与抑郁状态可呈间歇交替发生,而缓解期精神状态可完全正常。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癫病:仅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等,整个病程中无躁狂状态出现。
2、狂病:仅表现为情绪高涨,情感活跃,易激惹等,整个病程中无抑郁状态出现。
3、脏躁:虽有情绪波动,精神抑郁等表现,但神识清楚,自知有病,行为正常,无躁狂状态与抑郁状态交替出现情况,且多出现在女性。
4、神劳:虽有神情不宁,情绪易波动等表现,但神志清楚,行为正常,无躁狂、抑郁间歇交替发生的临床表现。
癫狂病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狂躁症时主要控制狂躁,可用钾盐、氯丙嗪、氟哌啶酸等;抑郁症时主要抗抑郁治疗,有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如果发作比较频繁,亦可用电抽搐疗法。
二、心理精神治疗:
1、抑郁状态时,应主动关心,解释和劝慰,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必须提高警惕,严加防范,预防自杀。
2、躁狂状态时,应尽快控制症状,减少和避免各种可以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
癫狂病中医治疗
一、中药治疗:
癫证
痰气郁结型
【证见】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喜怒无常,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 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方药】
1、主方涤痰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味
处方: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胆南星12克,茯苓10克,香附9克,木香6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郁金12克,白矾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郁矾散(何春水《精选千家妙方》)
处方:郁金20克,白矾1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3克,以石菖蒲10克煎汤冲服,每日2~3次。
心脾两虚型
【证见】 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食少。舌质淡,脉细。
【治法】 补益心脾,镇心安神。
【方药】
1、主方养心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黄芪20克,茯神15克,当归12克,法半夏10克,柏子仁15克,熟枣仁20克,远志9克,五味子6克,党参18克,龙齿30克(先煎),炙甘草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归脾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酸枣仁合剂(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酸枣仁20克,人参、白术、当归、黄芪、木香、茯苓、龙眼肉、甘草各10克。水煎服。
狂证
痰火上扰型【证见】 病起急骤,面红目赤,两目怒视,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镇心涤痰,泻肝清火。
【方药】
1、主方生铁落饮(程钟龄《医学心悟》)加减
处方:生铁落60克(先煎),天冬、麦冬各15克,川贝母12克,胆南星12克,橘红6克,石菖蒲10克,远志6克,玄参15克,黄芩12克,茯神12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5克(后下)、芒硝12克(烊化)。
2、中成药礞石滚痰丸,每次6~10克,每日1—2次。
二、单方验方:
(1)菖蒲10g,白矾3g,水煎服,1剂/日。
(2)苦参30g,水煎服,1剂/日。
(3)柴胡10g,香附10g,炒枣仁12g,白芍12g,郁金12g,当归15g,茯神15g,龙齿15g,菖蒲6g,浮小麦60g,甘草10g,水煎服,1剂/日。
三、中医的其他治疗:
针灸疗法:出现抑郁状态时参照癫病治疗;出现躁狂状态时参照狂病治疗。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