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骨蒸

骨蒸

概述

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即结核,骨蒸是虚热的一种,临床常称作“骨蒸潮热”。骨蒸潮热乃久病阴虚而致,即感觉有热感自骨内向外透发。治疗需要补肾滋阴,如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

病因
结核菌感染(65%)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染,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少数经皮肤伤口感染。 呼吸道传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途径。肺结核病人(主要是空洞型肺结核)从呼吸道排出大量带菌微滴。吸入这些带菌微滴即可造成感染。直径小于5μm的微滴能到达肺泡,因此其致病性最强。到达肺泡的结核杆菌趋化和吸引巨噬细胞,并为巨噬细胞所吞噬。在有效细胞免疫建立以前,巨噬细胞将其杀灭的能力很有限,结核杆菌在细胞内繁殖,一方面可引起局部炎症,另一方面可发生全身性血源性播散,成为以后肺外结核病发生的根源。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一般需30-50天时间。这种特异的细胞免疫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免疫力低下(15%)

结核分支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体,但并不是所有遭到细菌侵袭的机体都会发病,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在感染病菌后启动免疫机制,分泌嗜酸性粒细胞等及大量抗体杀灭细菌,因此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时,结核杆菌无法被自身免疫掉,侵入肺、肾或骨细胞诱发结核病。

检查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唿吸系统表现。骨蒸劳热为中医名词,意思是好像热是从骨缝里蒸发出来一样.为阴虚生内热的一个症状.主要症状是:低热、五心烦热(即手足心及心烦)热似从骨缝里发出一样痛苦.如肺结核,骨结核等一类表现为肾阴虚火旺的一种病症。

诊断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与排菌病人的密切接触对感染及发病有重要关系,故要了解与开放性病人的接触病史。了解有无发生过结节性红斑,结核风湿关节炎、泡性角膜结膜炎史。胸膜炎、周围淋巴结结核、肛瘘等。有无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糖尿病史等。此外,注意各种不同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1、塬发性肺结核(代号--Ⅰ),包括塬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核。

2、行播散型肺结核(代号--Ⅱ),包括急性粟粒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代号--Ⅲ),是肺结核病中的一个主要类型,病变可以含有增殖、浸润、干酪以及空洞等不同的病理改变。  

4、结核性胸膜炎(代号--Ⅳ),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  

5、其他肺外结核(代号--Ⅴ),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等。

预防

骨蒸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骨蒸中医治疗

治骨蒸劳及五痔肠风下虫血用鳗鲡鱼、酒、醋、五味煮食。亦治心痛。

治骨蒸劳不得眠,心烦用酸枣仁一两,水一盏半,研绞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更煮服之。

治骨蒸用生地黄一升,捣取汁,分服;若利减之,以身凉为度。

治骨节热,积渐黄瘦用大黄半两细锉,以童便五合浸一宿,煎叁四沸,去渣,食上分两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治骨蒸用桃仁一百二十个去皮、双仁研,为丸。平旦井花水顿服尽,仍饮酒醉,又须吃水多为上,隔日又一服。百日不可食肉。

治骨蒸,饮食不作肌肉,发热自汗,若日夜间热易治,日夜俱热难愈用羚羊角为末,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

又方用石膏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服,以身凉为度。

又方用生地黄汁叁合,酒一合,同温,空心分二服。

治五蒸,旦凉至晚烦躁,饮食无味,细喘少气,两足逆冷,手心常热,变疳则蚀人五脏,大又方用芒硝二两,苦参末二两,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米汤下,以身轻凉为度。

又方治五心烦热,用胡黄连为末,米饮调下。

治骨蒸虚热,诸劳烦躁用地骨皮、防风各一钱,甘草半钱。水一盏,姜叁片,竹叶七片,煎七分服。一方加人参、鸡苏。

宜服保真汤。先服清骨散。

◎柴胡梅连汤:即清骨散作汤,速效。

柴胡、前胡、黄连、乌梅(去核),各二两,共为末听用;再将猪脊骨一条,猪苦胆一个,韭菜白十根,各一寸,同捣成泥,入童便一酒盏,搅如稀糊,入药末,再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清汤送下。如上膈热多,食后服。此方凡男女骨蒸皆可用之,不专治产妇。

◎保真汤:黄耆(六分)、人参(二钱)、白术(二钱,炒)、炙草(四分)、川芎(六分)、当归(二钱)、天冬(一钱)、麦冬(二钱)、白芍(二钱)、枸杞(二钱)、黄连(六分,炒)、黄柏(六分,炒)、知母(二钱)、生地(二钱)、五味(十粒)、地骨皮(六分)、枣三枚,去核,水煎服。

(一本无麦冬、黄连。)

◎加味大造汤:治骨蒸劳热。若服清骨散、梅连丸不效服此方。

人参(一两)、当归(一两)、麦冬(八分)、石斛(八分,酒蒸)、柴胡(六钱)、生地(二两)、胡连(五钱)、山药(一两)、枸杞(一两)、黄柏(七分,炒)

先将麦冬、地黄捣烂,后入诸药同捣为丸,加蒸紫河车另捣,焙干为末,炼蜜丸。

(一本麦冬、石斛仅作八钱,柴胡五钱,黄柏四分,酒炒。)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