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汗证

汗证

概述

正常出汗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凡异常出汗者皆属于中医的“汗证”。临床上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如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糖尿病等疾病。西医学定义则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交感神经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但是症病人的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多汗和面部潮红使患者每日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

病因
环境因素(35%):

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营卫不和。卫气有固护体表,使津液不致妄泄的作用,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

机体因素(30%):

此外,还有因素体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因肺与皮毛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毛窍开泄而汗出。

疾病因素(25%):

或因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温、暑热之邪,邪入于内,肺胃热盛,蒸发津液而汗出,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邪,损伤脾胃,脾失于运化,湿邪中阻,蕴久化热,湿热熏蒸肌表而为自汗。或因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溢肌肤而为黄汗,或因亡血失精,以致血虚精亏,虚火内生,扰津液外泄,或因久病重病,阳气虚衰,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或因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以致战栗而汗出。

检查

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手掌出汗太多,双手太湿而不敢和别人握手,甚至写字时也会因手上的汗水过多而弄污纸张。

诊断

汗证病因多种,病象各异,但不离虚实寒热。辨证时,首先要辨别自汗、盗汗、绝汗、黄汗、战汗;其次要辨别寒热虚实。汗证以属虚者较多。一般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但也有自汗属阴虚,盗汗属阳虚的。不能仅凭自汗、盗汗一证判定阳虚或阴虚,应四诊合参作出正确诊断。

预防

汗证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汗证中医治疗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