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椒疮

椒疮

概述

胞睑内面红色细小颗粒密集丛生,状若椒粒,故名椒疮。分布以大小眦及穹窿部为重,常与粟疮并生,痒涩流泪,若及黑睛可致赤膜下垂,血翳包睛;若及胞睑,终为拳毛倒睫,黑睛生翳。该病与眼乳头增生基本一致。西医学病名称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颗粒状慢性传染性结膜炎。

病因

多因不注意眼部卫生,感染风热邪毒,结于胞睑;或素体脾胃积热,风邪外束,胞睑脉络壅滞而引起。

检查

风热上攻型椒疮。证见眼部微痒沙涩,翻转胞睑,内生细小颗粒,色红赤,羞明流泪,舌苔薄黄,脉浮数。

诊断

诊断

证见胞睑内颗粒累累,肥厚,疙瘩不平,色暗红或黄红色,羞明难开,眵泪相混,甚则胞睑肿硬,舌红苔黄,脉弦数。

鉴别诊断

椒疮:胞睑内面红色细小颗粒密集丛生,状若椒粒,故名椒疮。分布以大小眦及穹窿部为重,常与粟疮并生,痒涩流泪,若及黑睛可致赤膜下垂,血翳包睛;若及胞睑,终为拳毛倒睫,黑睛生翳。

粟疮:多见于下脸,如杨梅之状,质地较软,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境界清楚,愈后睑内不留瘢痕,且无并发及后遗症。

预防

椒疮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椒疮中医治疗

一、风热外乘

1、主症:·胞睑闭开疼痛,眵多流泪。痒涩热赤。

2、治法:祛风清热,各型均应以外治为主。

3、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

二、血热瘀滞

1、主症:胞睑微肿,血络暗紫。颗粒色紫红。

2、治法:清热散瘀。

3、方药:归芍红花散(《审视瑶函》)。

外治法

1、10%黄连眼药水和西瓜霜合剂点眼。每日4~6次。

2、椒疮累成片,可用熏洗法。兼症明显者,应内服外治并重,当兼症好转时,即仍以外治为重,坚持点药。

银翘片:每次4片,每日3次。

桑菊饮:每次10、0,冲服,每日3次。

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滴眼,每日3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