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经行流涎

经行流涎

概述

经行流涎是指妇女每逢经期,口中流出水样涎沫,经净后自止,同时伴有喷嚏,便溏等脾虚症状改变,称为“经行流涎 ”。

病因

脾虚不敛(30%):

脾胃素虚,或过食生冷,或虫积为患,损伤脾胃,以致脾气亏虚,经行则脾气益虚,因气虚失摄,而口中流涎。

脾虚肝郁(20%):

脾气本虚,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以致肝脾不和,水湿留滞中焦,经行脾气益虚之时,上泛而流涎。

脾胃热蒸(10%):

中焦素有蕴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经行时阳明经气旺盛,迫使湿热之邪上灼廉泉,津液外溢而流涎。

检查

多见脾肾阳虚,脾失健运等症状如纳谷不香,嗳气,食少,便溏,五更泻,尿清长,流涎,面萎舌淡,怕冷,夜尿多,阴萎,月经失调如量少色淡,白带量少稀。上述诸证经期加重。

诊断

有明确病史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肾素亏等一系列脾失健运的症状。

有临床表现

纳谷不香,嗳气,食少,便溏,五更泻,尿清长,流涎,面萎舌淡,怕冷,夜尿多,阴萎,月经失调如量少色淡,白带量少稀。上述诸证经期加重。

 

 

预防

经行流涎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经行流涎中医治疗

(1)中成药

①逍遥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者)。

②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2次。

③香砂养胃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脾虚失敛者)。

④藿香正气水,每服1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湿浊盛者)。

(2)简便验方

①益智仁,党参各12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干姜6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者)。

②黄连、佩兰、黄芩各10克,大黄6克,藿香12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蕴热者)。

③五倍子12克,麦芽10克。水煎服(适用于各种证型患者)。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