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热哮

热哮

概述

热哮,证名。肺热炽盛,痰壅气升所致的哮吼。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俗称痰火。多发于炎暑季节。证见哮喘痰鸣,烦热燥渴等。治宜清肺泄热,顺气化痰,用桑白皮汤、白虎汤加黄芩、枳壳、栝蒌。《鸡鸣录·哮喘》:“热哮,俗名痰火。口渴苔黄,小溲短赤者是也。莱菔子二两,风化硝一两,共研,蜜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

病因

热哮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 导致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 肾失摄纳 以致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古代文献也称“鼻息” “肩息” “上气” “逆气” “喘促”等。.

检查

由痰火内郁,风寒外束所致。《医宗必读》卷九:“别有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症因脉治》卷二:“哮喘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每发六七日,轻则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则旧病复发。”其证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锯声,重证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脱。反复发作,可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治宜培补脾肾。发作时宜祛邪,宣降肺气,涤痰平喘。虚实挟杂,扶正与祛邪并用。

诊断

鉴别诊断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预防

热哮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热哮中医治疗

治宜清肺泄热 顺气化痰 用桑白皮汤、白虎汤加黄芩、枳壳、栝蒌。《鸡鸣录·哮喘》:“热哮 俗名痰火。口渴苔黄 小溲短赤者是也。莱菔子二两 风化硝一两 共研 蜜丸芡子大 每一丸 噙化。“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