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疮是与椒疮相似,其主要症状是眼睑内发生色黄而软的粟粒状的病变 。每与椒疮(砂眼)同时发生,沙涩痒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诱发翳 膜而影响视力。
皮肤粟疹或眼睑内生粟之病证。
该病多因表虚受风,火邪内郁,风火相结,郁阻肌肤而成。症见遍身出疹如粟,色红作痒,搔之成疮。日久血气内耗,皮肤失养粗糙,厚如蛇皮。
症见眼睑内面生有色黄而软、形如粟米之颗粒,自觉沙涩痒痛,流泪不适等症。类今之滤泡征,可见于沙眼及其它具有结膜滤泡样改变之疾患。治宜清热,除湿,祛风,可内服除风清脾饮;或加?洗法,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
诊断
亦称粟疡、睑生粟。多由脾胃湿热内蕴,加之风毒之邪外乘,壅结胞睑所致。
粟疮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粟疮中医治疗
经湿热壅阻型
【证见】 眼痒涩疼痛,眵泪胶粘,胞睑浮肿,睑内及白睛红赤;颗粒色黄,周围红赤。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祛风。
【方药】
1.主方除风清脾饮加减
处方:参见“椒疮”脾胃湿热型方药。
2.中成药参照“椒疮”中成药。
脾虚湿困型
【证见】 眼痒涩不适,胞睑微肿,睑内颗粒半透明,经年未消。舌淡苔薄白,脉缓。
【治法】 健脾除湿。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