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脱囊

脱囊

概述

脱囊是指起始寒热交作,囊红睾丸肿,皮肤湿裂,隔日即黑,间日腐秽,不数日间,其囊尽脱。

病因

脱囊指因肝经湿热邪毒下注阴囊所致。以急起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脱,睾丸外露甚至脱落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阴囊部特发性坏疽。

检查

1、新起阴囊皮肤红肿掀热剧痛。

2、1~2天后阴囊皮肤紧张湿裂,色紫黑,继而阴囊迅速腐烂,渗流血样污水。

3、全身恶寒,壮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诊断

鉴别诊断

1、囊痈:虽见阴囊皮肤红肿热痛,但一般不化脓破溃,即使成脓需一周左右,流脓黄稠。

2、绣球风: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剧烈瘙痒、灼痛为主,局部无明显肿胀,终不溃腐流脓水,全身亦无恶寒发热等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血疝:因跌扑或手术所致阴囊肿大,皮色紫暗,胀痛不适,很少化脓,亦不破腐。

预防

脱囊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脱囊中医治疗

1、初期:病初阴囊掀红、剧痛,皮肤裂开,潮湿,甚至紫黑溃烂,渗出血性臭味液体,伴恶寒发热,口干口,苦,舌淡红苔黄腻,脉洪数。清热利湿、解毒散痈。

2、中期:阴囊皮肤红肿溃腐渐脱,疮口渗流血水,睾丸坠痛,红肿界限清楚,恶寒发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略数。扶正托毒。

3、后期:阴囊皮肤不红不肿,微痛,溃面清楚,疮口难愈,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或缓。益气生血。

①指阴囊红肿溃破,甚者睾丸外悬者。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五。亦名阴囊毒、外肾痈、囊发、囊脱、脱壳囊痈。该病由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临床症见阴囊红肿作痛,继而溃烂皮脱,甚者睾丸外悬。治宜泻肝火,利湿热。初期可用龙胆泻肝汤,后期则宜滋补调理。未溃者可外敷玉露散或金黄散,已溃者按溃疡治。亦可选用紫苏叶煎洗或为末干掺或香油调敷。

②指外阴部肿大之病证。阴肿之古称。

脱囊是阴囊特发性坏疽,由于卫生环境的改善,本并已经少见。特点为阴囊红肿紫黑,迅速坏死,暴露。 此病过去多见于农村,好发于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老人。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