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接受和容纳食物的功能称作“胃主受纳”,因邪气扰动,胃气不降;或脾胃功能虚弱,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进食后有饱滞之感,称为“胃纳呆滞”,简称胃呆、纳呆、纳少或食少。作为症状可兼见于多种疾病,临床较为多见,如临床表现突出而其他症状不明显,可作为独立疾病诊断。
病因:
纳呆(胃纳呆滞) 胃接受食物的能力叫“胃纳”。“纳呆”是“胃纳呆滞”的简称,指胃口不好,不思饮食。 纳气壮阳 中医认为肺吸入之清气应下归于肾,是为“纳气”。纳气有助于肾阳的补给,谓之“纳气壮阳”。 脾常不足,脾为人体后天之本,主运营养物质,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而小儿脾胃功能薄弱,消化能力较差,如果饮食不当、乳食不洁、过饱、过饥,均易影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致生病。常见病症为呕吐、泄泻、疳积、厌食、腹痛等。
胃的受纳功能障碍,胃口不好,常有饱滞之感,食欲下降,进食减少。健康人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表现为特征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其中MMC Ⅲ期正常,但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异常。餐后胃底松弛损害或对扩张的感觉异常可能与早饱有关。约50%FD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对机械性刺激高敏,这可以解释FD患者进食量虽少,但很容易出现上腹饱胀症状。此外,十二指肠动力紊乱引起的十二指肠酸清除降低与恶心有关。FD患者在空腹时出现症状的基础可能是其MMC。
活动异常,包括MMC III期出现次数减少、MMC II期动力减弱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等,这些可以解释有些患者空腹时就有症状,餐后不减轻甚至加重。患者常不敢多进食,以免加重症状。
鉴别诊断
1、胃阴虚:胃阴虚是指由于胃阴不足或亏虚,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2、胃肠道功能不好: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3、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临床表现仅为上腹饱胀、嗳气、胃纳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
4、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5、肝癌的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胃纳呆滞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胃纳呆滞中医治疗
四君子丸
【处方(成份)】
党参200g、白术(炒)200g、茯苓200g、炙甘草100g。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剂量/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
治疗小儿胃纳呆滞:用铁包金全草(干)加水煎服,6岁以上每日2两,3-6岁每日1.5两,3岁以下每日1两。连服3-5天。有蛔虫者给驱蛔药物。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