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溢饮

溢饮

概述

溢饮是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年高体弱,阳气素虚等,使脾失健运,肾失开合,气机阻滞,水湿内停。以头面、下肢或全身浮肿,畏冷,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病因

溢饮是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年高体弱,阳气素虚原因。

检查

1.几乎只发生于妇女,水肿往往与月经有关,呈周期性,中年占多数。

2.晨起眼睑浮肿,鼻梁变厚,面和手指发紧,随后乳房发胀不适,腹部膨胀,继而移行到下身,足、踝和小腿明显水肿,至傍晚或夜间活动终了时最明显。

3.可有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甚至错乱,月经紊乱,天气炎热可加重水肿,可有头痛,恶心,指端麻木等症。

4.实验室检查可无特殊异常。有的病人立卧位水试验失常,立位尿量低于卧位尿量50%以上(特发性水肿)。

 

诊断

诊断依据

1.几乎只发生于妇女,水肿往往与月经有关,呈周期性,中年占多数。

2.晨起眼睑浮肿,鼻梁变厚,面和手指发紧,随后乳房发胀不适,腹部膨胀,继而移行到下身,足、踝和小腿明显水肿,至傍晚或夜间活动终了时最明显。

3.可有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甚至错乱,月经紊乱,天气炎热可加重水肿,可有头痛,恶心,指端麻木等症。

4.实验室检查可无特殊异常。有的病人立卧位水试验失常,立位尿量低于卧位尿量50%以上(特发性水肿)。

诊断鉴别

1、脉痹:凡是指以血脉症状为主的痹证。临床表现为有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府或见红斑,多因血虚,以寒湿邪留滞血脉所致。主要是下肢水肿,不见眼面。

2、心衰:水肿从下肢开始,心悸怔仲明显,唇指绀紫。

3、肾水:水肿多从眼睑开始,逐渐延及全身,小便常见尿蛋白、管型等。

4、脾水:肢体水肿,全身消瘦,多有营养不良史。

预防

溢饮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溢饮中医治疗

1.气滞水停证:肢体或全身水肿,胁肋满痛,脘腹痞满,纳食减少,嗳气不舒,小便短少,舌淡,脉弦。理气消肿。  

2.脾肾阳虚水停证:周身浮肿,腰膝酸软,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畏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夜尿清长,舌质淡苔白,两尺脉弱。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3.肝肾阴虚证:两目微肿,头晕耳鸣,少寐健忘,手足心热,胁肋隐痛,面色潮红,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滋补肝肾。 

4.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利水消肿。  

5..血瘀水停证:面目或肢体微肿,面色黧黑,唇舌肌肤有瘀点,舌苔薄腻,脉弦或濡。化瘀利水。  

6.气血两虚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食少腹胀,面色无华,月经量少色淡,唇舌色淡,脉细无力。补益气血。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