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阴挺

阴挺

概述

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者阴道壁膨出,称为阴挺,又称阴脱、阴菌、阴痔、产肠不收、葫芦颓等。多由分娩损伤所致,常见于经产妇。现代医学分别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此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过劳,或因郁热下坠,或因气虚下脱,大都此证”,应该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治疗原则。

病因
分娩损伤(42%):

此病与分娩有关,产后调理不当,中气不足,或者肾气不固,带脉失约。也见于长期慢性咳嗽、便秘、年老体衰导致冲任不固,提摄无力。根据临床征候特点,主要分为气虚证和肾虚证。

发病机制:

分娩过程中软产道及其周围的盆底组织极度扩张,肌纤维拉长或撕裂,尿生殖裂孔受损松弛而扩大,特别是助产手术分娩所导致的损伤,导致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盆腔深浅筋膜及肛提肌损伤,这种损伤若未缝合或缝合不佳,或产妇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削弱子宫支持力,使未复旧的大子宫不同程度的下移。

1、绝经后雌激素减低,盆底组织萎缩退化而薄弱,老年女性易发生子宫脱垂。

2、营养不良引起支持子宫的组织薄弱可以导致子宫脱垂这部分患者不仅子宫脱垂,也会伴有其他脏器脱垂。

3、盆底组织先天发育不良者偶可见无分娩史者子宫脱垂。

4、多产妇多次分娩也影响支持组织恢复使盆腔支持组织薄弱。

腹腔内压力增加,作用于子宫,使子宫下移。特别是产后2个月内任何增加腹压的因素如过重劳动,都容易导致子宫脱垂。

检查

症状

1、腰骶部酸痛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4、月经改变、白带多由于盆腔脏器脱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5、一般也不影响受孕、妊娠和分娩,但子宫脱垂不能还纳者,临产后可出现子宫颈水肿而宫颈扩张困难致难产。

体征

子宫下移从子宫颈位于阴道内距处女膜<14cm到子宫体完全脱出于阴道口外。不能还纳的子宫脱垂常伴有直肠膀胱膨出,阴道黏膜增厚角化,宫颈肥大并延长膀胱子宫窝距阴道前穹隆的距离>2cm,可长达4~5cm。重度子宫脱垂伴膀胱脱垂时,阴道膀胱横沟皱襞消失,膀胱下界可长于子宫颈外口,重度子宫脱垂有膀胱、输尿管下移,与尿道开口形成正“△”区。

诊断

诊断要点

1.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作为诊断标准。

2.根据脱垂的程度,子宫脱垂分三度:

I°子宫颈下移至处女膜阴道口内,但不越出阴道口。

Ⅱ°A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

Ⅱ°B子宫颈及部分宫体,大部分阴道前壁脱出阴道口外。

Ⅲ°整个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全部阴道壁外翻。一般认为I°及Ⅱ°A可服中药治疗,Ⅱ°B及Ⅲ°常须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

由于阴户子宫脱出的程度的不同,故阴挺有轻重的区别。如子宫下降,但宫颈仍在阴户内的为轻证;子宫颈或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户外的为较重;子宫完全脱出阴户的为重证。

预防

阴挺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阴挺中医治疗

阴挺的辨证论治

气虚型

【证见】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自觉小腹下坠,有物从阴中脱出,劳则加剧。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尿频,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法】 补气升提。

【方药】

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肾虚型

【证见】 阴中有物脱出。腰酸膝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 补肾固脱,佐以益气。

【方药】主方大补元煎

说明:上述二型均可因子宫常脱出阴道口外,摩擦损伤,局部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色黄量多,或如脓有臭气,此时必须先清利湿热,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也可用此汤外洗,再喷撒喉风散合珍珠层粉,以清热解毒生肌。局部症状改善后,按各型施治,或行手术治疗。

阴挺的其他疗法

刺灸法

治则 补脾益肾,固摄胞宫。

处方 百会 气海 维道 子宫。

方义 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经穴,乃诸阳之会,具振奋阳气,升阳举陷之功;气海为任脉经穴,能益气、固胞、调任;维道为足少阳与带脉之会,可维系带脉,固摄胞宫;子宫乃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之有效穴。

随证配穴 脾虚—足三里,肾虚—太溪。

操作 毫针刺,补法,并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选穴 内生殖器 皮质下 脾俞 肾俞。

方法 毫针刺,间歇性强刺激,每次选2~3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电针法

选穴 子宫 足三里。

方法 子宫穴向胞宫方向斜刺,以患者感到子宫上提,腰部和阴部酸胀为度。足三里用补法,两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断续波或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15~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