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

概述

中气不足,病证名。也有称 宗气不足。中气 脾胃气也 后天之本.中气不足 说话无力 人体无源头活水 则坐吃山空. 保中气之法 重在茹素(就是吃素) 少食 不冷食。即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

病因

中医认为,身体太虚弱,尤其是中气不足,脾肾亏虚,才会造成子宫下垂及胃下垂等毛病。当一个人站立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会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向下垂。如果这个人的内脏肌肉开始松弛,承托力不够的话,像胃部、子宫等肌肉厚的器官,就会有下坠倾向。这种情形,中医谓之“中气不足”。

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中气不足的主要有三种人:

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30%):

脾胃虽为后天之本,但若是先天体质虚弱、根基不牢,也会引起后天的脾胃虚弱(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中气不足。

劳倦过度,忧思日久(30%):

身体和精神上的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脾气,脾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失养(肢体挛急、麻痹不仁、伸缩不利),出现神疲乏力等中气不足的症状。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10%):

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也就是说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中气不足。

检查

“中气不足”引起的疾病有:

①胃下垂:胃经常鼓胀不适,吃了东西后更甚。原因是胃部蠕动能力下降,消化不良,加上食物的重量,令原已松弛的胃部更觉重坠。

②子宫下垂:肌肉和韧带无力,导致子宫下坠,造成小腹等不舒服。

③呼吸不畅:肺部本身不会运动,呼吸的动作是靠胸肌及横膈膜拉开肺部,然后才能顺利吸气、呼气。气虚之人连吸一口气也仿佛要很用力,胸口部位有重物压住一般。

 

诊断

诊断

根据症状、舌象脉象诊断。舌、唇、齿龈等处出现溃疡面,疮面色淡,反复发作,大便烂,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脉细弱。舌、唇、齿龈等处在进食、口腔运动时,出现疼痛不适。

鉴别诊断

无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预防

中气不足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中气不足中医治疗

中气不足最常用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中药方剂

①北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克、炙甘草、柴胡、升麻、知母、淮山药、麦冬、内金。煎水内服。

②用六神丸合珍珠末,外涂溃疡面上,每天2次。

食疗方

①用北芪、党参、淮山、芡实、瘦猪肉,加适量调味品,煲汤饮用。

②用西洋参、玉竹、瘦猪肉,隔水炖服。每周次。

③用西洋参,切薄片含服,连续含服6天。

注:火候按习惯分为文、武二种,武火即通常说的猛火,火势较大;文火即一般的火候,火势较缓。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