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妊娠期间,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烦证治》:“孕妇时烦名子烦,胎热乘心知母痊。”注:“孕妇别无他证,惟时时心烦者,名曰子烦,由胎中郁热上乘於心也。”显狭窄或闭塞。
治疗:孕妇应正确认识妊娠反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平日多想一些愉快的事,多读一些轻松、幽默的书籍,多看一些喜剧片和动画片,这样会缓解一些心理上的烦躁情绪。妊娠呕吐多是由神经系统紊乱、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每天到环境幽雅的地方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精神上的放松,可使孕妇体内循环畅通,从而减轻妊娠的不良反应,使孕妇的烦躁心理变得平静。
1.阴虚肝旺:平素阴亏,孕后血聚养胎,肝藏血不足失于濡养,阴虚肝阳上亢致病。
2.痰火内蕴:素有痰饮停滞,孕后阳盛化热,痰热相搏,上扰心胸而致心烦。
3.肝经郁火:平素善郁,孕后胎阻气机升降,气滞更甚,滞郁化热,热扰心神而致。
根据妊娠后出现子烦症状,伴血压升高进行诊断。
妊娠期间出现抑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症状者,称“子烦”,又称“妊娠心烦”。常伴血压升高,有时伴轻度浮肿。本病相当于西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单纯高血压。对妊娠高血压要及时控制,否则容易发展成先兆子病或子痛。
l.阴虚肝旺 孕后抑郁烦躁,甚至易怒,头胀头晕,口干便结。苔少,舌红,脉细弦。
2.痰火内蕴 孕后烦闷不安,甚则心悸胆怯,头晕眩,胸院满闷,泛吐痰涎。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3.肝经郁火 孕后郁闷不乐,烦躁易怒,两胁隐痛,头晕目眩,常欲太息。苔薄黄,舌红,脉弦。
诊断
根据妊娠后出现子烦症状,伴血压升高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阴虚肝旺 孕后抑郁烦躁,甚至易怒,头胀头晕,口干便结。苔少,舌红,脉细弦。
2.痰火内蕴 孕后烦闷不安,甚则心悸胆怯,头晕眩,胸院满闷,泛吐痰涎。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3.肝经郁火 孕后郁闷不乐,烦躁易怒,两胁隐痛,头晕目眩,常欲太息。苔薄黄,舌红,脉弦。
4.与原发性高血压进行鉴别。
子烦西医治疗
心理治疗
1.孕妇的自我调整
孕妇应正确认识妊娠反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平日多想一些愉快的事,多读一些轻松、幽默的书籍,多看一些喜剧片和动画片,这样会缓解一些心理上的烦躁情绪。妊娠呕吐多是由神经系统紊乱、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每天到环境幽雅的地方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精神上的放松,可使孕妇体内循环畅通,从而减轻妊娠的不良反应,使孕妇的烦躁心理变得平静。
2.丈夫的体贴照料
当看到妻子烦躁不安的时候,丈夫要从多方面体贴和照料妻子,既要在物质上多下工夫,又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抚和宽慰。丈夫要多为妻子准备一些适口、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丈夫还要尽量说些风趣的话,讲些幽默的故事和笑话,使妻子心情开朗。丈夫在这个时候可别计较妻子的“无名之火”,千万不能和妻子一般计较。要多陪妻子散步,让她多呼吸点新鲜空气,这样对胎儿也大有益处。丈夫的体贴照料,是妻子消除烦躁心理最有效良药。
子烦中医治疗
【分型治疗】
1.阴虚肝旺治法:滋阴平肝除烦。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2.痰火内蕴治法:清热涤痰除烦。
方药:竹沥汤加减。
3.肝经郁火治法:舒肝清热除烦。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经郁火较旺者。
2.杞菊地黄九: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阴虚肝旺者。
3.山羊角粉:每日3次,每次3克,冲服。用于急躁头痛,血压升高者。
4.羚羊角粉:每日3次,每次0.3克,吞服。用于头痛较剧,血压较高,属肝阳上亢者。
5.珍菊降压片:每日3次,每次1片。用于各型之高血压烦躁者。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