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痈又名「紫舌胀」,中医病名,是指小儿初生五七日间,喉里舌上,有物如芦箨盛水,状如悬痈。西医没有所对应的病名,从症状上看,类似于口腔咽部感染的表现。
中医辨证:外感风热、调护不当或喂养失宜,或父母素体阳盛火热,以致胎中火旺,胎毒上冲、肺胃之热上蒸、心经火盛血壅。小儿为纯阳之体,若胎中火旺,或胃中有热者,易于上攻,发为本病。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风毒邪热搏于血气,故治宜清心凉血,消肿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外敷生蒲黄末,或以桑白皮汁涂乳上吮服。
其他因素(5%):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其他疾病而引发该症状的出现,属于其他疾病的继发症状。
临床体格检查:患儿咽部充血,悬雍垂肿大明显,表面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附着,部分弄点破溃形成浅表溃疡,常伴有发热、哭闹以及不愿意进食。
新生儿根据口腔咽部的表现就可以做出诊断。
垂痈西医治疗
现代医学可以根据口腔表现对症治疗,如果分泌物检查有感染可以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建议局部针刺等创伤性治疗。
垂痈中医治疗
一字散:治垂痈、重舌、重 、重齿。
朱砂:硼砂(各五分) 朴硝 冰片(各一字)
上为末,用蜜少许,调刷口内。
金朱散:治胎惊壮热,伤寒伏热,上焦虚热,及重舌赤眼,口鼻生疮等症。
天竺黄:马牙硝,甘草(炙各五钱),郁金(五钱水煮),蝉蜕(十四个洗去土),朱砂(五分),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三五分.蜜汤调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