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

概述

多种内分泌疾病,由于其相应激素如醛固酮、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分泌过度增多,使血压升高,这种由内分泌激素增高引起的高血压,称内分泌性高血压。常见疾病有皮质醇增多症,嗜咯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症等,也是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

病因

通常继发于一些内分泌疾病,常见的有Cush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垂体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

因此,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

检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高血压的特点:

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病因,除了年龄增高、动脉僵硬度增加之外,甲状腺功能异常也是ISH的一个重要病因。

既往研究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通过增快心率、降低系统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而导致收缩压增高,由此引发的高血压是一种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高动力性高血压。此类患者易发生房颤、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以容量改变为主,它的血压形态可能不同于甲亢。有学者回顾了以往多项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甲减患者仅有40%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更多的仍是收缩压升高。对临床诊断为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5mU/ml]而从未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发现平均TSH>25mU/ml的甲减患者有以下特点。

1.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减组有更多超重或肥胖患者。

2.血压状态分布:以24h平均动脉压>135/85mmHg或诊室血压>140/90mmHg为标准,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占20.2%;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者分别占23.2%和8.1%;血压正常者占48.5%。

3.血压增高类型:收缩压的升高幅度大于舒张压的升高,且24小时收缩压波动性增大。

4.心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率下降幅度不大。

5.病变程度对血压的影响:轻至中度甲减患者以收缩压增高为主,重度甲减以混合型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为主。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收缩压升高的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受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的影响,血管阻力及僵硬度增加;②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较高;③升压素水平增高;④甲状腺激素的缺乏与肾脏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

小结与正常人相比,甲减患者24小时收缩压明显增高、脉压增大、24小时收缩压呈高波动性。夜间与白昼的收缩压差异减少,提示夜间患者有较高的收缩压负荷(非杓型),而24小时舒张压与正常组相比没有差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症是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临床上以长期高血压伴低血钾为特征,少数患者血钾正常,I临床上常因此忽视了对本症的进一步检查。由于电解质代谢障碍,本症可有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等症状。血压大多为轻、中度升高,约1/3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有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尿醛固酮增多。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增大有较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放射性核素、C'r、、MRI可确立病变性质和部位。选择性双侧肾上腺静脉血激素测定,对诊断确有困难的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如果本症是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肿所致,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增生,也可作肾上腺大部切除术,但效果相对较差,一般仍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选择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和长效钙拮抗剂。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他部位嗜铬组织,肿瘤间歇或持续释放过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典型的发作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面色苍白。

在发作期间可测定血或尿儿茶酚胺或其代谢产物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苦杏仁酸(VMA),如有显著增高,提示嗜铬细胞瘤。超声、放射性核素、CT或磁共振可作定位诊断。

嗜铬细胞瘤大多为良性,约10%嗜铬细胞瘤为恶性,手术切除效果好。手术前或恶性病变已有多处转移无法手术者,选择a和0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治疗。 

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Qmhing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过多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者肾上腺皮质腺瘤,引起糖皮质激素过多所致。80%患者有高血压,同时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血糖增高等表现。

24小时尿中17一羟和17一酮类固醇增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有助于诊断。颅内蝶鞍X线检查,’肾上腺CT,放射性核素肾上腺扫描可确定病变部位。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射和药物方法根治病变本身,降压治疗可采用利尿剂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诊断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0mmHg。

预防

内分泌性高血压西医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治疗方法与原发性者完全不同。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可作手术切除,效果好。约10%嗜铬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切除后可有多处转移灶,用131I-MIBG可有一定疗效。ACE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除降低血压外,还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大多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单一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癌症也许应作切除治疗,如无转移,疗效也很好。对增生病例,可作肾上腺大部分切除术,但效果差,一般需用药物治疗。螺内酯是醛固酮节抗剂,可使血压降低,血钾升高,症状减轻。

内分泌性高血压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