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 高原病

高原病

概述

高原病又称高山病,通常指人体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对高原低氧环境不适应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主要表现是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可伴有失眠。严重者可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而危及生命。

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其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疲劳、寒冷、精神紧张、饥饿、妊娠等为发病诱因 。

病因

高原的特点是空气稀薄,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海平面地方温度0℃时,大气压为101.2kPa(760mmHg),大气氧分压为 21.2kPa(159mmHg),正常人肺泡气氧分压为14kPa(105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3.3kPa(100mmHg)。海拔增加至3000m时,大气压降至77.3kPa(526mmHg),大气氧分压为14.7kPa(110mmHg),肺泡氧分压为 8.26kPa(62mmHg),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人体产生缺氧现象。

检查

1、高原反应。

2、高原肺水肿。

3、高原昏迷。

诊断

鉴别诊断

1、晕车:在进入高原前即也晕车史,无缺氧症状。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区症状并不减轻,停止乘车后症状好转。

2、左心衰竭肺水肿:无高原反应的前驱症状。有圆法心脏病史、体征以及心力衰竭的诱因,氧疗效果差。

3、其他有昏迷的疾病:体检发现偏瘫时应高度脑血管意外;有头部受伤者考虑颅脑外伤;发热者考虑感染性疾患。病前有毒物接触史者考虑中毒。既往有肺、肝、肾糖尿病、高血压、癫痫病史者考虑有关疾病。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有脾大和白细胞、血小板增多。

5、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病人突然发生左心衰竭,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测定有特殊变化。风湿性心脏病:有二尖瓣狭窄征。肺原性心脏病:出现右心衰竭,也慢性支气管合并阻塞性肺气肿病史。

预防

高原病西医治疗

对重危病人就地抢救,给予高流量吸氧或面罩给氧。发病地点确无医疗条件而有较好的运送工具及抢救设备者,可将病人由高原转往海拔低的地区治疗。慢性高原病患者如病情许可,应逐步锻炼;住疗效不佳,可转往海拔低的地区。

1、急性高原反应 轻症患者可自愈。重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如镇痛、止痛药阿司匹林等,吸氧,或用利尿药如呋塞米或乙酰唑胺125-250mg,每12小时一次。

2、高原肺水肿 病人绝对静卧休息,吸入流量高浓度氧,保暖。数现场确无医疗条件,转运到低海拔区,可迅速好转。休息2-3天后可再攀登。地塞米松10-2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2次,可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氨茶碱0.25mg加50%葡萄糖20ml稀释缓慢静脉折射和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降低肺动脉压。如无低血压,可舌下含化硝苯啶5—10mg降低肺动脉压,如出现右心衰竭,可用毒毛旋花子甙K或毛花甙C,以及利尿剂。

3、高原脑水肿 加大吸氧量,给予地塞米松,高葡萄糖,乙酰唑胺、呋塞米等。如有肺水肿、心力衰竭和红细胞增多时,不宜用甘露醇脱水疗法。

4、高原血压异常 高血压按一般高血压治疗。

5、高原心脏病 出现心力衰竭时,吸氧,加服硝苯啶以加强降低肺动脉压,高原心脏病心肌显著缺氧,易发生洋地黄重度而出现心律失常,可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药,如毛花甙C0.2—0.4mg,心力衰竭控制后改口服地高辛。

6、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吸氧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可暂时缓解症状,对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危重病人,如有血液粘滞性过高,静脉放血300—500ml可使病情暂时好转,以备紧急转运,病人回到平原后,症状可以消失。

高原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Copyright © 2025 51zy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18588号-7 联系我们:3822031469@qq.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5392号